第306章 慕王谭绍光:太平天国的悲壮史诗

湖州位于三省交汇处,靠近太湖,背靠莫干山和天目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1860年起,太平军多次尝试攻克湖州,但因赵景贤的顽强抵抗而未能成功。赵景贤擅长守城,加固城墙,增设防御工事,并招募兵勇加强防御。杭州失陷后,周边地区纷纷倒戈,太平军趁太湖结冰之际,攻克了大钱口,使湖州陷入孤立。1862年四月十八日,千总熊得胜打开城门投降,湖州最终被太平军攻克,赵景贤被谭绍光擒获并送往苏州。

忠王李秀成一向敬重赵景贤,得知其被活捉后,亲自写信劝降。赵景贤回复坚决拒绝。忠王爱惜其才能,嘱咐谭绍光不要杀害赵景贤。然而,次年三月,太仓州失陷后,有人传言赵景贤与清吏勾结,充当内应。谭绍光召见赵景贤质问,赵景贤怒骂不止,谭绍光愤而将其枪杀。

三、受封慕王

谭绍光在攻克湖州后,因其卓越的战绩被天王洪秀全封为慕王,官衔为“殿前斩曲留直顶天扶朝纲”,号“丰千岁”。这一封赏不仅是对其军事才能的认可,也是对他忠诚与贡献的肯定。

湖州攻克后,忠王李秀成再次调派慕王谭绍光进攻上海。1862年5月28日,谭绍光与听王陈炳文联手,大败英军及常胜军(即洋枪队),并生擒了常胜军统领法尔思德,再度占领青浦。随后,忠王督率慕王等人推进至法华镇、徐家汇、九里桥,逼近上海城垣。然而,由于曾国荃率领的湘军围困天京(南京),天王多次下诏要求勤王解围,慕王等将领不得不从上海撤军,转而西进支援天京。

1862年5月11日,忠王在苏州召集慕王等诸王商议解围策略。不久,慕王重返上海,继续执行攻打任务。7月12日,慕王与会王蔡元隆在北新泾大败清军总兵况文榜和熊兆周,斩杀降将都司刘玉林,重新占领法华镇和静安寺,距离上海城仅十里之遥。清政府紧急请求英法联军从水陆两面进行抵御,慕王等将领与之激战后撤退。忠王三次进攻上海,慕王总是充当先锋,尽管未能成功,但其骁勇之名远播中外。

1862年8月3日,忠王从苏福省出发,经宜兴、溧阳前往救援天京。慕王等十四王随行,在天京城下与湘军激战四十六天,未能取胜。随后,天王命令忠王渡江,进北攻南,意图通过安徽北部进入湖北,以分散湘军的兵力。忠王认为此计不妥,极力劝阻,但天王并未采纳。

1862年12月5日,骆国忠在常熟叛变,常熟是苏福省东道的门户,忠王闻讯大惊,立即命令慕王率军前往平叛。12月11日和13日,慕王两次击败叛将董正勤,并将其斩首。随后,慕王与听王陈炳文会师白茆,攻打常熟东、南两门。当时军中降卒和游民增多,扰民现象频发。慕王下令严禁掳掠四乡,而后返回苏州过春节,并任命部将孝天义朱衣点等代领军队。慕王离开前线后,常熟守军加强了防守,上海援军很快赶到,导致常熟未能攻克。

1863年正月初十日,慕王重返常熟城下,督军攻城。然而,淮军和常胜军已从上海大规模西进,增援常熟并进攻太仓州。主客之势逆转,忠王奉诏渡江北上,命慕王和听王主持常熟军务。2月24日,慕王与淮军及骆国忠等交战,大败,孝天义朱衣点被俘杀。慕王命令部队撤回苏州,听王也在次日撤兵入浙,支援富阳。自此,苏福省门户大开,慕王虽名义上节制苏福省诸军,但精兵多随忠王北渡,护王在常州拥有独立势力,慕王的命令难以传达至各郡县。加之各地守将陆续被封为王,相互之间地位相当,彼此行文平行,无法有效统一指挥,只能眼睁睁看着局势恶化。

1863年3月20日,太仓州失陷,淮军和常胜军围攻昆山。4月12日,慕王与拱王杨张安自苏州驰援昆山。4月14日,慕王联合来王陆顺德、湘王黄子澄进攻太仓州,意图分散敌军力量,但未能成功,随即移驻昆山北门外。常胜军统领戈登联合淮军总兵程学启,利用火轮船绕至昆山南部,攻陷正义镇,切断慕王的粮道。慕王派来王等部迎击,未能取胜,其弟在战斗中阵亡。4月19日,昆山陷落,慕王撤退至阳澄湖,并向天京和忠王求援。为应对危机,慕王招募数十名洋人,训练使用洋枪和炸炮,以备防御之需。

四、留守苏州

谭绍光在李秀成奉诏回援天京后,被委以重任,留守苏州。他在苏州城的防御工作中表现出了极高的军事才能和组织能力。首先,他在盘门以北至娄门之间建立了一系列营垒,这些营垒紧贴城墙,挖掘壕沟,并在上方覆盖木板和堆积泥土,以抵御敌人的炮火攻击。此外,他在娄门外堆砌石块,形成坚固的防线,如同山峦一般,显示出坚守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