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房见我们进来也不多加阻拦,还好心地给指路:“招生报名处在西边那排的第一个屋子里。”
“我们是来找章院长的,请问他现在在哪间屋子?”
“东数第二间。”
章院长此人岁数应不大,留着美髯,目光炯炯,称得上文人雅士。
看了刘大人的推荐信,也只口头考教了一番,就给了张入学的帖子,还说:“此子资质不错,不愧是县令大人推荐过来的,下月初一,直接过来吧。”
事情顺利地超乎想象,出了院长办公室,我还有些不真切。果然不管什么时候,凭关系就是好办事。
二栓说道:“那咱们是不是就可以直接回去了?”
“束修、住宿、书本什么的,还没问清楚呢?不着急走?”
“媳妇,幸亏你过来了,要不还真不知道有这么多事要办呢?你可真厉害,什么都懂?”
我呵呵一笑,心说这有什么,想当初我也是住过校的。
询问了早到的家长,原来西边的一排房子都是办理这些事项的。
拿着入学的帖子先交了束修,一年8两银子,还给发了个空白簿,说是让以后记录日常生活学习状态的。
青衿服都是统一制式的深色衣服,交了5两,先给量了尺寸,就给挑了两套。我又麻烦那位先生给换两个稍微大点的尺码,孩子长得快,还能多穿两年。
书院不是全封闭管理的,允许走读,但那都是镇上的孩子。离的远的,自然选择住宿舍。有十人间的大通铺,也有四人间的房间,虽然贵点也选个四人间的,一年住宿费4两银子。先交钱,等开学后再根据班级分宿舍,伙食费是一年2两银子,书本和文房四宝这些给了单子,让自己去书肆和墨斋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