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公主刘兴第乃是刘裕的嫡长女,因其身份尊贵且聪慧过人,深得宋文帝刘义隆的敬重与礼遇。但凡家中事务,不论大小巨细,刘义隆必定会事先征询她的意见之后才着手施行。
昔日刘义隆西征谢晦之时,放心地将公主留在京城,命其统领管理六宫诸般事宜。这位公主性情直爽,若有稍许不如意之处便会放声大哭,而刘义隆对她这一脾性甚是忌惮。
遥想当年,刘裕尚未发迹之时家境贫寒至极,常常需要亲力亲为前往新洲砍伐荻草以维持生计。那时,就连身上所穿那打着补丁的衣裳也皆是由敬皇后一针一线亲手缝制而成。
待到刘裕显达富贵之后,他特意将其中一件有着补丁的旧衣交予公主,并郑重其事地嘱咐道:“日后倘若我刘家的子孙变得骄横放纵、奢靡无度而不知节制,你便可将此件衣裳拿出示于他们观瞧。”
话说那徐湛之深受大将军彭城王刘义康的宠信,并且还与刘湛等一干人等交往甚密、颇为投契。然而后来当刘湛犯下罪行之际,此事竟然牵连到了徐湛之头上。刘义隆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当即决定要对徐湛之处以极刑严惩不贷。
此时此刻的徐湛之心惊胆战、惶恐不安却又束手无策,走投无路之下唯有赶忙去向自己的母亲求救。
公主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当天便匆忙入宫面圣。当她见到刘义隆时,情绪已然失控,全然不顾君臣之礼,只是声嘶力竭地大声哭闹着。只见她手持一个精美的锦袋,里面装着刘裕穿过的那件打着补丁的衣裳。愤怒之下,她猛地将袋子扔到地上,把那件补丁衣裳狠狠地掷在了刘义隆面前。
公主一边抽泣,一边指着地上的衣裳哭诉道:“看看吧!你们刘家原本出身贫寒低微,这件衣裳可是我母亲亲手为你父亲缝制的啊!如今好不容易能吃上一顿饱饭,你们竟然要狠心杀害我的儿子!天理何在?”说完,公主哭得愈发伤心欲绝。
刘义隆看着眼前痛哭流涕的公主和地上那破旧的补丁衣裳,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愧疚与悲痛之情。想起往昔种种艰辛,再想到自己如今的行为可能会伤害到亲人,他也忍不住落下泪来。
最终,在公主的苦苦哀求下,刘义隆心软了下来,决定饶过徐湛之一命。就这样,徐湛之侥幸逃过一劫,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而在广陵城中,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大楼矗立在后城。这座楼原本有些陈旧破败,但经过徐湛之精心修缮之后,焕然一新,散发出别样的魅力。站在楼上,可以清晰地向南眺望到远处雄伟壮丽的钟山。
在城北,有一条波光粼粼的河流蜿蜒而过。河水清澈见底,鱼儿欢快地游动其中。河岸两侧物产丰饶,各种珍奇的瓜果蔬菜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这里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徐湛之不仅对这座高楼进行了修整,还在河畔精心打造了一系列雅致的建筑。有风亭高高耸立,微风拂过时,亭角悬挂的铃铛清脆作响;有月观静静坐落,每当明月高悬之夜,人们便可在此欣赏到如水般皎洁的月光洒落在大地上;还有吹台巧妙布局,供人吹奏乐器,悠扬的乐曲时常回荡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空;更有琴室错落有致地点缀其间,文人雅士们常常相聚于此,抚琴弄弦,切磋技艺。
此外,在这些建筑周围,种植着大片茂盛的果林和竹林。各种水果挂满枝头,鲜嫩欲滴;翠竹修长挺拔,随风摇曳生姿。而五颜六色的鲜花则整齐地排列成一行行,争奇斗艳,散发出阵阵芬芳。
如此美景佳境,自然吸引了众多文士纷至沓来。他们在这里吟诗作赋,挥毫泼墨,尽情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美妙时光。徐湛之更是广纳贤才,热情款待每一位来访的宾客,使得此处成为当时文化交流的胜地,一时传为佳话。
在这群文士当中,有一位名叫惠休的和尚格外引人注目。此人极富才情,文笔出众,所写文章辞藻华丽,文采斐然。徐湛之对他十分赏识,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世祖下令让惠休还俗为官,从此他改姓汤,担任扬州从事史一职。
徐湛之出身南朝宋权贵,一生宦海浮沉,虽曾涉谋反案,却也因善于治理、心怀家国获赞誉,最终却因宫廷政变含冤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