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儿为什么嘱咐高迎祥,一定要明日一早才可拆开折纸鹤?
写谶语不就是为了让高迎祥看的吗?
既然折纸鹤中的谶语就是要让高迎祥看的,那么早看一眼,晚看一眼又有什么区别?
有区别。
如果高迎祥选择第二天早上拆开折纸鹤,这个时候,宛儿已经回到了延安府。如果高迎祥立刻拆开折纸鹤,这个时候,宛儿还没有回到延安府。
延安府到壶芦山不就六十多里路吗?而且宛儿骑的还是千里名驹,就是骑头驴,一宿也回到延安府了。
为何从壶芦山回延安府要一夜工夫?
因为宵禁。
宛儿从延安府城出来后不久,延安府城就宵禁了。宵禁后,街上不得有人随意走动,城门紧闭,再想进城,最快也得第二天早上。
宛儿担心,万一高迎祥在她走后拆开折纸鹤,看到上面的谶语后不解其意,怕是要追出来找她。
但是千算万算,高迎祥确实提前拆了折纸鹤,不过却并未追来找她。因为高迎祥自以为对谶语解得不错,未来他可能成为真龙天子。
这一夜,宛儿在延安府城外的一家小店里对付了一宿,待开了城门,立刻就随着人流进了城。
宛儿回到客栈,发现张老樵的房间四门紧闭,里边叮当乱响,想必是他还在配制火药。于是趁着张老樵没发现自己,滋溜一下溜进了自己的房间。
回到房间,宛儿拿出从壶芦山中带回来的木盒子,拆开蜡封,打开盒盖。
宛儿用手掂了掂,反复扣了扣扳机,没问题,好用。宛儿放下心来,又把燧发枪放回在了盒子中。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东风就是张老樵配的火药。
有了这个物件,难道还怕西北之行不稳么?
再说昨夜,宛儿给高迎祥写谶语时,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就是,高迎祥的命运真的会像她写的谶语那样吗?
如果按照真实的历史走向来看,宛儿的谶语写得不差,但是如果……
宛儿想到了当时还在桂林府杨夫人那里时,杨夫人正在查找的《连山》。如果《连山》一旦被人找到,那么运筹天下之术的历史依托恐怕就会被改写,如果是历史的未来被改写,那高迎祥的前程可就难说了。
可是,真的有这样一本书吗?如果有,那就太可怕了。得此书者,可执天下牛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