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他一头茅草般的头发又脏又乱,脸上摸了不知什么东西,几年没洗过似的,衣服更是补丁摞补丁,已经看不出它原本的颜色,裤脚还撕开着,跟时下流行的喇叭裤似的,脚上一双鞋露着四个脚趾头。
他端着猪食绕到庄后去了,宁慧猜这家的猪圈一定是在庄后的,乡下都这样,猪养在外面绝不会丢,不像城里,别说养个猪或者鸡了,一双拖鞋放在外面,眨个眼的功夫就找不见了。
乡下呀,就是这么穷,乡里的孩子大概从没见过新衣服新鞋子吧,她掂了掂手里的帆布提包,那里是几件旧衣服和两双鞋,虽是儿子淘汰了的,现在看来在这山高集市远的地方,跟新的没什么两样。
这一刻,她对亲生父亲卖掉她的怨恨消减了不少,毕竟就是卖,他也将她卖到了城里,物质生活上没有亏着她。
对于童年,宁慧是有记忆的,她的身世,在宁老爷子第一次找上门后她就了解了个七七八八。
宁慧之前,宁老爷子还有六个闺女,但除了老大长到了三岁,其他的统统没满月,有四个是甫一落地,刚呼吸了一口这世间的浊气,第一声啼哭还未落音,她们的人生就被宣告game over,是宁老爷子他妈亲手处理了的。女孩嘛,既不能传宗接代又不值钱,养着还费粮食,当年他妈从未心慈手软过,他自己也是麻木的。
老大夭折了几年后,还是没有生出儿子来,他妈没有等到孙子出生就没了,宁老爷子手一软,就留下了老七,养了六年眼看着生子无望了,就把他弟新生的第四个儿子抱了来养,儿子嘛,当然不能白抱来,他把才六岁老七卖给别人当童养媳,谁要那家儿子患有小儿麻痹症,不嫌老七年龄小呢,谁要那家有钱呢。
卖了闺女买儿子,不亏。
宁慧就这样活了下来,成了洪家的童养媳,十六岁的时候给洪家生了个儿子,二十二岁洪家老太太没了后,她就当家做主了。
就算宁慧在洪家站稳了脚跟,还是有遗憾的,即使后来宁老爷子找上门,她并未翻脸不认,但那怨恨丝毫没有减轻。她接济宁家父子,却也更鄙视他们,要儿子不要女儿,到头来不还是要仰仗女儿!
一想起,她就忍不住叹口气,太多的意难平郁结于胸,怎么叹都叹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