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诗史孤鸿:杜甫的跌宕人生

泪湿红尘 醉风饮月 1268 字 1天前

——盛世余晖下的苦难长歌

暮霭沉沉,仿若一幅黯淡的卷轴,缓缓铺展,将天地笼罩其间。

杜甫,这位心怀天下苍生的诗坛巨擘,拖着仿若被尘世疾苦灌满铅的沉重步履,踏入那简陋逼仄的客栈。

客栈内,陈旧的木梁上挂着几张破落的蜘蛛网,在微风中轻轻晃动,角落里堆积着厚厚的灰尘,地面的石板因年久失修而高低不平,杜甫每走一步,都发出沉闷的声响,似在与这破旧的环境一同叹息。

屋内昏暗如墨,恰似他此刻被阴霾紧紧包裹的内心,心潮翻涌,久久难以平息。

彼时,大唐盛世的余晖逐渐黯淡,安史之乱的战火如恶魔的爪牙,无情地撕扯着这片土地。

安禄山叛军一路势如破竹,已逼近洛阳,百姓们拖家带口,四处逃亡,田园荒芜,饿殍遍野。

这一切,都如阴霾般笼罩在杜甫的心头。

长安城中,贫富之间那道仿若天堑的鸿沟,犹如一道狰狞且难以愈合的创口,深深剜刻着他的灵魂。

朱门之内,权贵们肆意挥霍,“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山珍海味罗列满案,绫罗绸缎缠身。

杨国忠,这位权倾朝野的宰相,其府邸更是奢华至极。

他的妻妾们常常出现在长安水边,身着从西域进贡的精美丝绸,绣着异域风情的花纹,佩戴着南海稀世珍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彩夺目。

她们前呼后拥,嬉笑打闹,银铃般的笑声在河边回荡,尽显奢靡之态。

而陋巷之中,百姓们却在生存的泥沼里苦苦挣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是这残酷现实的真实写照。

这般强烈的反差,如汹涌的怒潮,一次次猛烈冲击着他的内心,同时也点燃了他创作的熊熊烈火。

此时,好友李明匆匆而至。

见杜甫满面愁容,李明快步上前,眉头微皱,眼神中满是担忧,一只手不自觉地搭在杜甫的手臂上,用力地捏了捏,关切问道:“子美,听闻你近日四处走访,目睹诸多世间不公,心中定是烦闷难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