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诗史孤鸿:杜甫的跌宕人生

泪湿红尘 醉风饮月 1158 字 5天前

在私塾中,先生讲学的声音抑扬顿挫,如清泉在山间流淌。

杜甫端坐于书案前,目光紧随着先生,可眼神深处,隐隐透着对远方的向往。

家中静谧温馨的庭院,雕花窗棂透进的细碎日光洒落在泛黄书卷上,却再也困不住他那颗日益澎湃的心。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的日子,他毅然决定随父亲游历周边州县,去探寻书本外的广阔世界,拥抱潜藏在山川湖海间的未知挑战。

临行前,杜甫身着一袭朴素却整洁的素色长衫,愈发衬出他的清逸之气。

他双手紧握着那本边角微卷、满是岁月痕迹与日夜研读印记的书卷,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起伏的山峦,喃喃自语:“书中虽有千般智慧,但世间万象又怎能被书本全然囊括?我定要亲身去丈量大地,聆听四方的声音,才不负这一腔热忱。”

父亲站在一旁,高大威严的身影虽被岁月留下些许痕迹,但眼神中满是对儿子的期许与赞许,微微点头说道:“吾儿有志,此行定能收获颇丰,为父与你一同启程。”

父子俩踏上旅途,一路风餐露宿。

官道两旁,枯草在凛冽寒风中瑟瑟发抖,发出“簌簌”的声响,仿佛迟暮老人在风中诉说着过往的沧桑。

偶尔几只寒鸦惊起,“呱呱”叫着飞向铅灰色的天空,它们奋力扇动的宽大翅膀在阴沉天幕下划过,宛如一道凄厉墨痕,为这孤寂旅途增添了几分凄凉。

旷野上,狂风肆虐,尘土漫天飞舞,模糊了远方山峦的轮廓,天地间仿若一幅朦胧而萧瑟的画卷,让人顿感世事无常与生命渺小。

杜甫骑在马上,随着马匹的步伐微微起伏,望着眼前衰败之景,心中不禁泛起悲悯。

他暗自思忖,世间兴衰交替如此明显,这枯草寒鸦似乎也在诉说着人间的无常,那是岁月无情的脚步,也是命运辗转的叹息。

这一路的所见所闻,如同钥匙,悄然开启了他对世间万物更深刻认知的大门。

历经数日奔波,父子俩终于来到黄河边。

此时,天空如一块沉重的铅板,乌云层层堆叠,密不透风。

狂风裹挟着沙砾,如千万把利刃呼啸而来,吹得岸边芦苇疯狂地东倒西歪,纤细茎秆相互抽打,发出“沙沙”的哀鸣声,似在哭诉黄河的汹涌。

黄河岸边的泥土被风扬起,混着河水的湿气,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腥涩味儿,那是黄河特有的厚重而沧桑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千百年来的风雨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