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诗史孤鸿:杜甫的跌宕人生

泪湿红尘 醉风饮月 1158 字 5天前

稍作思索,便出口成章,诗句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叔父惊叹不已,拉着杜甫的手感慨道:“贤侄,你这才情,颇有你祖父当年的风采。你祖父作诗,重一个‘情’字,以真情入诗,方能打动人心。他当年在宫廷诗会,力压众多才子,那风采,至今让人难忘……”

叔父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祖父杜审言的故事,眼中满是崇敬。

杜甫听得入神,仿佛穿越时空,看到祖父在诗坛的辉煌。

一股使命感在心底油然而生,他暗暗发誓,一定要传承杜家诗风,在诗坛闯出一片天地。

此刻,他的眼神坚定而炽热,仿佛燃烧着一团火焰。

此后,无论寒冬酷暑,杜甫都手不释卷。

家中的古籍被他翻得书页泛黄、边角卷起。

深夜,昏黄的烛光下,总能看到他诵读经典、斟酌诗句的身影。

他沉浸在诗词的世界里,不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

巩县的大街小巷留下他思索的足迹,私塾的书桌见证他学习的专注,山间的溪流、田野的风光成为他灵感的源泉。

岁月流转,杜甫从一个热爱诗词的少年,逐渐成长为心怀天下、笔力千钧的伟大诗人。

他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洞察、对百姓的同情都融入诗篇。

从清新秀丽的山水小诗,到沉郁顿挫的写实巨作,他的诗风不断成熟,反映着时代的兴衰变迁。

他用一支笔,书写人间百态,成为中国诗坛一座不朽的丰碑,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篇,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瑰宝,千古流传。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又似指尖流沙,于悄无声息间悄然流逝。

出身书香世家的杜甫,自幼便在儒学的浩瀚海洋中浸润,如同春日里扎根肥沃土壤的幼苗,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茁壮成长。

曾经满是婴儿肥、稚气未脱的面庞,如今已被岁月雕琢得线条坚毅,彻底褪去了青涩,尽显成熟稳重。

他身姿挺拔,举手投足间洋溢着少年的蓬勃朝气,眉宇间英气逼人,眼中燃烧着对世界的炽热好奇与无尽渴望,一心想要冲破樊篱,奔赴未知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