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第118集《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 妙音0 5905 字 2天前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百八十一面。我们这一科讲到如来分别果位的功德。

果位的功德,是说诸菩萨听了前面的<如来寿量品>所得到的功德。在<如来寿量品>,佛陀把他的本地风光,所谓的法身常住、三世益物,这个圆满的佛陀超越无量时空的功德讲出来,讲出来以后对这些久修菩萨有很大的加持力。我们一天到晚在外面攀缘的人,看到佛菩萨的功德就没有那么大的加持力,但是对一个经常深入观照一念心性的人来说,那是很大的加持力。因为一念心性是通于凡夫法界,通于圣法界,也通于佛法界,只是他开显的程度不同。就像一个人不断地在挖金矿,他在挖的当中突然看到,欸,已经成功的人挖到金矿底部的时候,他得到这么好的摩尼宝珠!同一个金矿,同一个位置,他看到他最后的结果是这样的时候,对他的这种加持力是很大的。

所以,蕅益大师说,“本门得道如此之多,一切诸经皆所不及”。就是说,听闻<如来寿量品>佛陀开近显远讲到本门功德以后,很多人得到激励而成就了,而这么多功德“一切诸经皆所不及”。

但是,蕅益大师又强调一点,虽然成就这么多,但是这是怎么成就的呢?蕅益大师讲一个譬喻,譬如田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他们的成就也不完全就是听闻这一块成就的。就像一个种田的人,他春天要先播种,到了夏天温度比较高了,欸,这个苗就慢慢地成长,到秋天就可以收割,到了冬天才能够真实地收到仓库去。所以这个意思就是说,这些听闻<如来寿量品>能够马上成就相似位乃至于法身的菩萨,他们是长时间的理观事修的积累。也不是说你一个生死凡听到<如来寿量品>就有这么多功德,不是的。他们基本上已经有长时间的理观事修。

就好像六祖大师一样,六祖大师他一个凡夫,他去送柴火给人家,那一户人家在诵《金刚经》,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当下开悟。但是如果我们把六祖大师过去的本门的因缘打开,那他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他今生示现是一个六祖大师,他的本地风光不可思议,他长时间的积累。就是,他过去已经吃了九碗饭了,我们都没看到,他最后那一碗饭就是听到了<如来寿量品>。

所以,蕅益大师意思就是说,我们也不能执理废事,有一些基本的事修的因缘也是慢慢积累的。所以这个地方讲到,这个圆会三乘入于一乘,前面的三乘的基础打得非常好,所以他一听到本门功德以后,就激发他那种观心的力量而瞬间成就。

己三、瑞表圆益

我们看己三的“瑞表圆益”。佛陀为前面的这些果位的功德菩萨授记以后,空中现出六种瑞相,来赞叹圆教的修学的因果。

佛说是诸菩萨摩诃萨得大法利时,于虚空中,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以散无量百千万亿宝树下,师子座上诸佛,并散七宝塔中,师子座上释迦牟尼佛及久灭度多宝如来,亦散一 切诸大菩萨及四部众。

第一个瑞相是空中雨下曼陀罗华,空中散花。这个曼陀罗华翻译成中文叫适意花,就是你看了以后会特别舒适安稳。那么它们散在哪里呢?散在百千万亿宝树下的这些十方分身的诸佛的身上,也散在七宝塔当中释迦牟尼佛跟久灭度的多宝如来——两个共坐法座——的身上。这个曼陀罗华是表法,是什么意思呢?表示我们在因地修学的理观的智慧,就赞叹这个理观的智慧。这理观的智慧,你内观真如以后,你感受到内心真如的加持,所以你感到舒适安稳,这是第一个,因为你摆脱了因缘所生法的业力跟妄想的干扰,暂时摆脱了。

看第二段。

又雨细末栴檀、沉水香等。

前面是雨花,这个地方是雨香,雨香瑞。那么雨下什么呢?细末栴檀,就是栴檀香的粉,或者沉香等等。这个香表示事修法门。前面是理观,这个花是理观,理观的花让一个人安稳舒适。这个香表示大乘的戒定的真香,这个香有离垢清净的意思,它能够排除这种污秽的垢气,所以戒定法门能够调伏烦恼、增加福报。这指的是福德的事修,这个雨香是事修。

这个理观、事修,属于自利法门。这以下看利他。

于虚空中,天鼓自鸣,妙声深远。

利他当中,菩萨最主要的就是说法。这个说法就是用“天鼓自鸣,妙声深远”来表法。在整个《法华经》当中,说法是很重要,说法布施很重要。你不仅仅是信解、观照,一定要透过说法,因为你讲给别人听,你自己更懂了。他就是靠着这个说法来增长自己的观慧。这个说法,是表示法音宣流,破除愚痴。因为这个鼓,它的声音有警觉的功能。凡夫众生一天到晚向外攀缘,他很痛苦,你叫他内观真如,他虽然业障不是马上消掉,至少他内心能够安稳下来。他一内观以后,他摆脱了因缘所生法。所以这个就像鼓,它能够震撼人心,警觉人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又雨千种天衣,垂诸璎珞、真珠璎珞、 摩尼珠璎珞、如意珠璎珞,遍于九方。

下化众生,当然第一个是法音宣流的说法,这以下用慈悲跟功德的摄受。这个天衣指的是什么?就是慈悲忍辱衣。你一方面口轮的说法,你还有这种所谓的意业的慈悲,还有身业的璎珞,这四种璎珞。这四种璎珞表法,表示戒、定、慧跟陀罗尼。

所以,菩萨度化众生,以口业的说法、意业的慈悲、忍辱,还有身业的戒、定、慧、陀罗尼的功德来摄受众生。而这些摄受“遍于九方”,就是上方除外,因为它是下化众生,在十方里面扣掉上方。

前面的理观、事修是自利,说法摄受众生是利他。自利利他都是属于因地,前面四个都是因地。

这以下五跟六讲到他的果地功德。

众宝香炉,烧无价香,

自然周至,供养大会。

前面的因地的修学,最后招感的是“众宝香炉,烧无价香,自然周至,供养大会”。透过众宝所成的香炉,从地上而往上烧的时候,能够周遍法界。表示这个菩萨透过前面的自行化他,福慧功德慢慢地广大圆满。这个香表示福、慧两种功德。

一一佛上,有诸菩萨,执持幡盖,次第而上,至于梵天。是诸菩萨,以妙音声,歌无量颂,赞叹诸佛。

这以下讲到幡盖跟赞叹。在诸佛上,突然间在空中有诸大菩萨现前,这诸大菩萨就执持幡盖。这个幡盖表示的是菩萨的菩提愿力,幡盖能够去庇荫众生。这个幡盖它不是一个,它是一个接一个、一个接一个,辗转相接,一直上至大梵天。这个大梵天表示第一义谛,功德圆满。与此同时也出微妙音声,来歌颂赞叹诸佛成就的法身的功德。

这一段的表法,等于是把整个一佛乘的因地跟果地作了一个说明。

首先我们看一佛乘的因地。它这个因地是这样子,它的因地是从虚空降到大地。你看虚空当中降下的花、香、说法、音声乃至于种种的璎珞等等,那表示我们在因地的时候,修理观的时候是怎么样?万行会归一心。所以我们一开始,从凡夫到法身菩萨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观心法门。不管你修什么法门,都是开显你自性的功德。你修布施,你不能执着布施的法,因为你一执着布施的法,你就陷进布施的法执当中了。在成长过程当中,你执着哪一个果报,你就被它限住了,就是“法性量等虚空,众生发心自小”。本来布施法是通于十法界的,它是开显你自性的功德,但是你一执着,你真如的功德就没有了。

它是这样子,诸位!你生命当中你只能二选一。你追求因缘所生法的功德,真如的功德就消失掉了;你放弃了外面的功德,真如就会报答你,就这样子。你说我两个都要,没有这回事情,除非你是佛陀。佛陀才能够既有法身,又能够有因缘的应化身,能够总包真如的功德跟因缘的功德,那只有佛陀,“佛为法王,于法自在。”我们凡夫只能够选择一个。你布施的时候,你选择我贪求这个布施的福报,真如的门就关起来了,就跟你没关系了,因为你要的是因缘所生法,你就是变成一种有漏的因缘果报。

诸位!我们要想一个问题:同样的布施,有些人布施变成生天或者人间的福报;有些人布施他是开显法身的功德,成就摩尼宝珠。你就想一想,这个差别在哪里?就是向外攀缘跟内观的差别。这《法华经》讲的就是真如,当你所有的修行都不想回报的时候,真如就要回报你了。就是说,我不追求外在的,我只是透过布施开显我自性的功德,那真如的门就为你打开了。就是说,因地的时候,真正一佛乘的修《法华经》的人是从空性掉到大地,他的所有一切都是为了开显法身而做的,叫万行回归一心。

从果地来说,大地、烧香、宝盖,也是从大地不断地增长到虚空,所以果地刚好是相反。你成就圆教初住的般若道,到方便道的时候,它开始怎么样?又回到因缘所生法了。就是我们在破无明、证法身之前,我们所有的因缘所生法都不能攀缘,你所做的一切都是要回归真如。等到你圆教初住以后,你就可以从真如再开始从空出假历练。而你历练当中那是不可思议,你在因缘当中历练,同时也增长你的法身,增道损生。所以,因地从虚空回归大地,果地从大地回到虚空,这么一个表法。这讲到前面的般若道,强调万行一心;后面的方便道,果位来说是一心万行。这表法是这么一个情况。

戊三、结申众 领解 分三:己一、颂时众得解;己二、颂如来分别;

己三、颂瑞表圆益

我们看下一段,戊三的“结申众领解”。弥勒菩萨就总结大众的领解。

己一、颂时众得解

尔时,弥勒菩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说偈言:

佛说希有法 昔所未曾闻

世尊有大力 寿命不可量

无数诸佛子 闻世尊分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得法利者 欢喜充遍身

弥勒菩萨代表大众来向佛陀白告,说明他内心的理解。他说,“佛说希有法”,佛陀您老人家把您自己的本地风光开显出来,原来您所谓的成佛不只是今生的八相成道,而是真正的背后的法身功德,还有您过去无量无边的示现。这个是其他的阿含、方等、般若经典里面,我们过去没有听闻的,就算有片段,也没有像<如来寿量品>讲得那么详细。这看得出来佛陀有广大的因地,所以招感圆满的无量的寿命。无数诸菩萨佛子,听到世尊广泛分别宣说这个法身常住的功德以后,得大法利——法利就是前面说的成就法身、成就相似位,“欢喜充遍身”。

为什么这些法身菩萨们听到法身常住能够得大法利呢?

蕅益大师解释,他讲一段开示说:“原本垂迹,处处开引。中间相值,数数成熟。今世五味,节节调伏。收罗结撮,归会法华。”五小段,我们解释一下。

第一个,“原本垂迹,处处开引。”圆教的修行是圆妙的,但是它要有一段时间的酝酿。就是佛陀从初证法身以后,最初的垂迹,就开始处处地示现八相成道来开引众生,跟他有缘的众生就种下了一个菩提种子。比方说,如果你无量的生命当中,你今生是第一次听《法华经》,就是你过去都没有听过,这是你第一次,那就是你种下了一个种子。你可能听得一知半解,也没关系,至少这个种子种下去了。

然后呢?然后“中间相值,数数成熟”。释迦牟尼佛来到娑婆世界不是一次,他中间,从最初的本门成就法身以后,数数来到娑婆世界,那么前面种下种子的就是慢慢地成熟。如果你第一次听《法华经》有点吃力,你来生再听的话就没那么吃力了,因为你已经有种子了。你今生是把种子勉强地强熏,强熏圆顿妙种,勉强地种下去,完全靠仰信,那也没关系。但是你来生再听第二次就不一样了,它就怎么样?从种子慢慢地慢慢地成熟。

到了今生,释迦牟尼佛这一期应化的时候,“今世五味,节节调伏。”佛陀在前面的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再慢慢地调伏,慢慢地成熟,调伏。

最后在这个法会,最后的<如来寿量品>正式地结果、脱落,“收罗结撮,归会法华”,就把前面的因地的修学,全部透过《法华经》的功德。

所以,前面的功德是有一定的积累的,不是今生了,是生生世世地从种子到成熟到脱落。是这么一个情况。这个叫做“得法利者”。

己二、颂如来分别

我们看下一段,己二的“颂如来分别”。

或住不退地 或得陀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