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大地,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沧桑和文化传承。在这里,怎能少得了曾经威震四方的赵国!与燕国展厅相邻的便是赵国历史文化展厅。
在赵国展厅内,陈列着众多从赵国都城邯郸出土的精美青铜器。这些青铜器造型独特,工艺精湛,无不展现出古代工匠们高超的技艺和智慧。
离开三层后,夏先衍沿着楼梯而下,来到了二层的展区。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城汉墓展厅。在这个展厅里众人见到了,金缕玉衣、鎏金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鎏金银蟠龙纹铜壶、透雕双龙高钮谷纹白玉壁等都是举世闻名的珍宝。
接着,他们来到了中山国展区。这里展示着从古中山国国都出土的各类珍贵文物。其中刻有长篇铭文的青铜器,中山王厝(cuò)铁足铜鼎、中山王厝(cuò)夔龙饰铜方壶和(zIzi)铜圆壶,记录了中山国的重要史实,确认了中山国都和王室世系,补正了史书阙如,为研究战国时期中山国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参考资料。
众人兴致勃勃地在博物馆里漫步观赏着,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他们惊叹于馆内琳琅满目的展品,沉浸在历史文化的海洋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博物馆里的游客逐渐增多起来,原本有些宽敞宁静的空间变得有些拥挤嘈杂。
眼看着人流如织,众人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决定不再继续逗留。
出了博物馆后,市区已经没有需要探查的灵源之地了。于是决定返回招待所以便安心修行。
第二天清晨,太阳还未完全升起,天边只泛起了一抹鱼肚白。众人便已早早起来,准备动身前往古中山遗址的灵源之地。
中山国遗址位于石家庄市平山县,是战国时期中山国的都城所在地。该遗址是战国时期中山国的都城遗址,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内最着名的发现是中山王厝墓,该墓于1974年发掘,出土了近两万件文物,大部分保存在冀州博物院和冀州省文物研究所?。
中山国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陕西,后迁至太行山东麓的冀州省中南部地区。
中山国的前身是狄族鲜虞部落,最早在陕北绥德一带,后来转移到太行山区。
公元前507年,鲜虞部落仿照东周各诸侯国建立了中山国,都城最初设在中人城(今冀州唐县西北),后迁至顾(今冀州定州),最终定都古灵寿(今冀州平山县)。
战国之世,千乘之国五,万乘之国七,中山国是十二个诸侯强国中唯一由北方游牧民族白狄族鲜虞部建立的国家。
在列国争雄的战国时代,中山国这个仅次于七个“万乘之国”的“千乘之国”,凭借其勇猛善战的雄风和纵横捭阖的策略称雄一时,在列国争强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由于中山国统治者非周王室宗亲,国家命运又几经起伏,所以一直没有引起史学家的足够重视,华夏古代史书中关于战国中山国的记载非常简略零散,其文物、遗迹又长期湮没于地下,所以两千多年来战国中山国成为鲜为人知的“神秘王国”。
20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勘探了位于冀州省平山县三汲乡一带的战国中山国都灵寿古城,发掘了中山成公墓、中山王营墓和中山王族三、四、五号墓等五座王族墓和百余座贵族、平民墓,共出土文物两万余件,中山雄风再现于世。
中山国的历史几经风雨,十分曲折。
中山初称鲜虞。公元前774年,“鲜虞”之名首见于《国语》。春秋时期,由鲜虞、肥、鼓、仇由几个部落组成的鲜虞部落联盟,逐渐由陕西北部、山西向中原地区迁移。公元前662年,鲜虞出击邢国,两年后又征伐卫国,使邢君出逃,卫君被杀。春秋中后期,鲜虞的主要对手是晋国,晋国相继灭掉了鼓、肥两个部落。公元前507年,鲜虞出兵晋国,大败晋军。
公元前506年,“中山” 之名首见于《春秋》。
公元前494年,中山与齐、鲁、卫共同伐晋,取得晋国的棘蒲( 今河北赵县境内)。
公元前491年,中山收留了因晋国内乱逃奔而来的晋大夫荀寅。晋国为报此仇,于公元前489年派赵鞅“帅师伐鲜虞”,并获大胜。
此后20余年间,史籍对中山国没有只字记载。
公元前459年至457年间,中山国又持续受到晋国的致命打击,几乎灭国。公元前457年,晋国征伐中山,中山国遭受重创。
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率部重新崛起,建都于顾 (今定州境内),并仿效华夏诸国 建立起政治、军事制度,与中原诸国相抗衡。
灵寿古城是中山国的后期都城,位于今平山县三汲乡一带,始建于公元前380年前后。灵寿古城依自然地形建成,西北傍太行山,南依滹沱河,东临冀中大平原,地理位置优越。
进入中原地区后,中山国由游牧生活进入农耕社会,大量使用铁制农具,农业生产发达。灵寿古城发掘的铁器作坊遗址以及中山国遗址、墓葬中出土的众多铁农具,都证明农业生产在中山国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中山国手工业发达,能工巧匠众多,制陶、琢玉、冶铸金属器,技艺高超。灵寿古城内发现的手工作坊遗址具有一定规模,并出土了大量生产工具。官营作坊有专门的生产管理机构,许多产品上刻、铸有器物的制造年代、督造官吏和工匠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