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一章 锲而不舍

朱祐樘道:“都开始了,为什么要停?朕记得先皇时,也曾查过朝中的大臣,一次就能免除上千人的官职,如此朕为何不能这么做?”

杨鹏一想也是。

你那位父皇,以昏聩和不问朝事而著称,但要狠辣起来也是收不住的。

到你这里,你对那些大臣是真的仁慈,可换来的结果自然就是他们蹬鼻子上脸。

“去跟秉宽说,无论是谁,哪怕是个尚书,只要为非作歹的,就不能收手。且内阁……也不能置身事外。”

皇帝的意思,下一步就别只查个什么正卿、侍郎之类的,干脆直接查尚书和内阁大臣,这样更能体现出杀一儆百的效用。

……

……

内阁值房。

刘健从外面回来,随即将李东阳叫到了他的公事房内,这样能防止外面的王鏊知道他们在里面说什么。

刘健丢下一份参劾张周的奏疏,问道:“你知道了?”

李东阳拿起来看一眼,摇头道:“这才知。”

“唉!”刘健道,“我知悉,如今是陛下想要还朝廷的清正廉明,以至于对臣子是苛刻了一些,甚至我先前也反对这么做,但要是贸然去参劾张秉宽,仍旧是不会起任何作用。一年总有那么一两回,他们还吃不到教训吗?”

李东阳道:“若是参劾西北军将此战无所作为呢?”

“你什么意思?”刘健问道。

这头李东阳说他不知道,但马上李东阳又展现出好像一切都在他计划之列的架势。

李东阳侃侃而谈道:“此番西北用兵,损耗钱粮巨大,就算责任不在张秉宽身上,但带兵的将帅也应当承担责任,且前线是否有畏战不前的情况,目前还要继续调查,地方上肯定会因此事而上报。”

刘健道:“你是说,前线战事无果,并非是没遇到鞑靼主力,而是他们有意避而不战?”

李东阳道:“谁知道呢?照理说如此大的阵仗,各路人马进入草原甚至有一两千里,却连个鞑靼的主力都未察觉,是否太过诡异了呢?”

刘健一时沉默,有些事他自己也没想明白。

李东阳继续道:“鞑靼的骑兵可以来去自如,但他们中的部民呢?一个个的部族,至少有数十万人,就这么消失不见?还是说有人故意想把战事拖延,损耗大明的军备?”

“宾之,你是说,要先参劾唐寅,再参劾成国公朱辅等人,借此来把罪归到张秉宽身上?”刘健皱眉。

李东阳道:“我知道中堂你在担心什么,你觉得此举不会有什么成效。但你也该知晓,如今张秉宽的锋芒已不像前几年那么锐不可当,现在正是他开始转向内敛的时候,若我们这时候不推他一把,或他就成功转入幕后。以后有功过于他,有过错由别人去承担。”

刘健道:“他先前做了那么多事,不是随便就能隐起来的。”

李东阳叹道:“可我们现在对他行参劾之事,成功的机会却愈发渺茫不是吗?”

刘健脸色阴沉。

“自古有奸臣和权臣,都是靠文臣始终如一的坚持,才能最终归于清流,若我们一直不作为,那就只能坐视其垄断朝纲。”李东阳道。

刘健道:“你要怎么做,由你自己去。但希望不是因为你弟弟的事。”

这话,就有点打李东阳脸的意思了。

李东阳之前对张周是保持了敌对,但也没说有事直接往前冲,甚至还把谢迁推出去送死了。

现在李东阳迫不及待要当出头鸟,说跟李东溟被问罪没关系,刘健是不相信的。

“若有人胡作非为,我等还坐视不理的话,那就非仁臣所为。”李东阳黑着一张老脸。

刘健道:“那现在是该去跟张廷勉等人做一些接洽,最近张廷勉因为被罚没了数万两银子,还被剥夺了都督府的差事,正闲置在府上无所作为。你不亲自去,也该找个人去,至少……多个帮手。”

“嗯。”李东阳点头。

……

……

戏楼内。

杨鹏前来拜访,只是将一张条子放下,就起身告辞离开。

张周拿起条子看了看。

刘贵问道:“爷,是有什么大事吗?太安静了,杨公公连话都没说。”

张周道:“没什么大事,只是寿宁侯要回来了,带来了辽东刚种出来的军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