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嘴角微微上扬,轻轻地点了点头:“自然……这可不是信口胡诌之事。”简简单单的两个字,犹如一颗定心丸落入了墨林以及在场其他墨家弟子们的心间。他们原本紧绷着的神经瞬间松弛下来,取而代之的则是难以抑制的兴奋与激动之情。
可是,这种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墨林便意识到一个重要的问题——既然要开设墨家学院,为何不选择单独设立呢?
于是,他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气后问道:“房驸马,你刚才说请我们去道家学院开设墨家学院,老朽斗胆想问一句,这其中究竟有何缘由?为何不直接单独开设属于我们墨家的学院呢?”
房俊闻言,先是轻笑一声,然后目光缓缓扫过眼前这群墨家的老头们。只见他们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眼睛眨也不眨地望着自己,那副急切而渴望的神情简直如同嗷嗷待哺的雏鸟一般。
若不是碍于场合限制不能随意起身,恐怕此时此刻这些老头儿早就一拥而上,将房俊团团围住追问个不停了。
“并非是我不愿意为墨家单独开设学院,实在是当下形势所迫,不得不如此行事啊!”房俊轻叹一声,语气略微沉重地解释道,“想必诸位对于道家学院在长安城中所处的艰难境地多少也有所耳闻吧?那些世家大族根本容不下我道家的存在,处处打压排挤。而以如今墨家的实力和影响力,难道你们真的觉得世家会容忍你们独立开设学院吗?”
墨家曾经可是能够与儒家一较高下的存在啊!想当年,就连道家都难以望其项背。毫不夸张地说,儒家最畏惧的便是墨家,其次才轮到道家等学派。
道家之所以能拥有如今这般广泛的影响力,完全得益于他们持续不断地变革和适应时代潮流;相比之下,墨家则一直在遭受打压。
在古代社会阶层划分的士、农、工、商之中,工人竟然直接被排到了第三位。若不是那些士人无法脱离匠人的技艺支持,恐怕工匠们的地位将会进一步降低呢。
道家在汉末时期闹出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再加上后来大唐王朝对道教的尊崇信仰,道家这才得以发展壮大至今日之威势。
墨林不禁微微皱起眉头,尽管墨家现今的地位已大不如前,但在朝廷中的所占比例却依旧远超道家。
即便时至当下,墨家的地位仍然高于道家。这时有人疑惑道:“为何会如此呢?”
另一人解释道:“儒家的既得利益者都是些什么人?自然是那些世家大族和豪门权贵。他们又怎会容忍墨家重新崛起呢?墨老您心里应该清楚,墨家最终沦为工匠群体,究竟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所致啊。”
墨家和公输家自古以来皆是技艺精湛、独具匠心的匠人世家,他们凭借着自身卓越的技艺和独特的创造理念,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当时如日中天的儒家为了巩固其在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竟使出卑劣手段来打压墨家。
儒家别有用心地炮制出所谓"匠人"这一笼统的称谓,以此掩盖墨家和公输家原本响亮且各具特色的名号。
这种做法看似只是简单地更换了一个称呼,但实际上却是对这两个学派核心价值的一种变相否定和弱化。
尽管从表面来看,"工匠"一词也能够大致概括这些人的职业属性,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深意以及对于学术传承的影响却是不可小觑的。
小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已鲜有人提及墨家或公输家之名,取而代之的仅仅是那个平淡无奇的"工匠"称呼。曾经在诸子百家中占据重要席位的两大流派,就这样逐渐被人们遗忘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墨林望着眼前的景象,不禁微微叹息道:“想当年,我墨家可是少数几个有实力与儒家一较高下的学派啊!只可惜自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势力愈发强大,自然不会容忍我墨家再度崛起。”
站在一旁的房俊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说道:“墨老所言极是。晚辈深知,时至今日,儒家虽仍独领风骚,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内部也开始暴露出诸多弊端。正因如此,若我道家想要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站稳脚跟,唯有与贵派联手合作,方有可能共同抵御来自儒家的压力,并保住各自应有的地位。”
不仅如此,儒家还在持续地对其他学说施加压力和排挤。诚然,儒家思想确实称得上是华夏文化的基石与根本所在,然而只有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大唐才能够以更为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
要知道,社会的进步绝非仅仅依靠某一方面的提升就能达成,而是需要各个领域均有所长进才行。即便文化繁荣昌盛如星辰闪耀,经济蓬勃发展似烈火烹油,归根结底也不过只是其中的一个层面罢了。
“你当真能够确信墨家不会遭到吞并吗?”墨林仍然满心忧虑,难以放下悬着的心,因为此事关系到墨家学说能否得以传承延续下去。
“那是自然,关于这点我完全可以向你做出保证。只不过呢,这当中仍需墨家人自身付出不懈的努力,毕竟即便是我,也无法确切预知未来究竟会怎样演变啊。”时代始终处于不停歇的变迁之中,房俊所能担保的,仅限于他存于世间之时所发生的一切事宜而已。
听闻此言,墨林轻点了下头,表示认同。紧接着,他缓缓开口说道:“我们所要创建的应当是一所工学院,而非单纯意义上的墨家学院。”
墨林的这番话语甫一出口,便令得房俊不禁微微一怔,就连在场的一众墨家之人也都纷纷愣在了原地。
一时间众人皆陷入沉思之中,完全不明白墨林究竟为何会做出如此惊人的决定——竟然要放弃墨家学说!
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难道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吗?亦或是......众人心中暗自揣测着各种可能性,但始终无法得出确切的结论。
这时,只听见房俊缓缓开口说道:“墨老考虑得真是周全啊!如今工匠已然成为社会的主流力量,如果此时再大力宣扬墨家学说,确实有些本末倒置了。”
言语间,流露出对墨林的钦佩之情。其实,房俊内心深处一直都充满忧虑。众所周知,墨家曾经与儒家展开过激烈的交锋,并且在众多学说之中,墨家堪称仅次于儒家的强大存在。
倘若他真的下定决心成立墨家学院,那么可以预见的是,那些世家大族以及德高望重的大儒们必定会在第一时间蜂拥而至,对他展开猛烈的口诛笔伐。
因为一个学说一旦与切身利益紧密相连,任何人试图去改变它所带来的既定格局,都将面临巨大的风险与挑战。
对于这些潜在的危机,房俊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可谓一清二楚。正所谓“能打败魔法的只有魔法”,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道理亦是如此。
然而,面对房俊的称赞,墨林却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苦笑着回答道:“我不过是单纯地不想招惹麻烦罢了。”
虽然他口中所说的“麻烦”一词显得颇为含蓄隐晦,但在场之人都心知肚明,其中蕴含的深意绝非表面看上去那般简单。事实上,在诸子百家中也曾有人尝试过类似的举动,可惜最终无一例外全都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