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一斤10文,磨成面粉一斤20文,加工成挂面一斤40文。
只靠着千斤挂面,还没做什么高端产品、精加工,价格就翻了几倍,迅速地将买地的钱给赚了回来。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单靠原粮是卖不上高价的,只有通过深加工,才能让其快速裂变,快速升值。乡村振兴,加快村民的增收幅度,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不能只靠农业,还需要产业的强大支撑。
除了卖技术和挂面的钱,徐三公子竟还给了我个惊喜,他另外拿出100两放在桌子上:“之前孙掌柜不是从你这儿拿走一副纸牌?我在京城试了试水,发现很受欢迎,这100两算是买断你的点子。”他又掏出几副包装精美的成品:“这3副是送给你玩的。”
我一边说着客气话,一遍暗爽:这东西仿制起来太简单了,能得到100两,真是意外之财。可惜我不懂麻将,要是卖给他估计比这还受欢迎。
他将这批挂面运走前,还说以后够一千斤了就直接通知孙掌柜过来拉货。
徐三公子真是个爽快人,山楂酱、腌鸡蛋、辣椒,再加上如今的挂面,都不用我多费口舌,就能照单全收,还不划价。他总说我是他徐家商行的贵人,其实,他又何尝不是我命中的贵人?
我这次算是赚的盆满钵满,很大方地给家里和村里帮着做工的人发工钱。有了银钱的鼓舞,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我有时在想:他们被我剥削,帮我赚钱,反过来还要感恩戴德地感谢我给他们发工钱,这难道就是打工人的悲哀?
我觉得自己还不是一个合格的老板,做不到心安理得地压榨别人,只能在金钱、物质和精神上给与他们更多的优待。
谁知这举动竟收获了不少好口碑,大家都以能来老赵家做工为荣。不少妇人还通过各种关系找到老太太,强烈表达想来做帮工的意愿。
老太太特意过来询问我的意见:“挂面这么赚钱,要不咱们多招点人,多做些?”
“娘,咱的加工坊刚成立,很多地方还不太完善,不宜铺开太大,否则质量保证不了,容易出乱。先将已有的人培养成熟练工,以后就可以带新手了。你告诉那些想来的,鸡蛋、辣椒、棉花、山药,事情多着呢,很快都要开始着手,不愁没机会的,让她们再等等。”
之前都是在东跨院加工、储存,可要是几个项目齐上,房间和场地明显不够用,而且人员混杂也不好。于是我便跟二栓商量,将辣椒加工放在便利坊后面,腌鸡蛋直接在养殖场那边完成,棉花直接堆在福利坊,不用再来回搬运了。
腌鸡蛋那边安排娘家大哥、大嫂负责,辣椒这边安排三妮、顺子负责。婆家娘家都照顾到,不偏不倚,平衡对待。
因着这次前来做工的都是些妇人,10天时间就得了二百文钱。收入高了,在家里的地位明显也高了,也敢回家就吃现成饭,也敢对男人颐指气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