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买完从人群里挤出来,才看见我:“曼姨,你这面馆可总算上炸鸡了,我可一直想着那味道呢。”他又跟二哥说道:“小姑父,你回去的时候记得给小姑也带两个,她也可喜欢吃了。”
二哥笑笑:“知道了,谢谢你还想着你小姑。”
我嘱咐钱通道:“那五个你可别自己一下子都吃完,拿回去跟你爹你娘分分,对了,你娘最近忙什么呢?”
他小大人似地叹了口气:“我娘她这两天正绞尽脑汁想着要给县令夫人送什么节礼好呢?要我说啊,不如弄几个大鸡腿,那县令夫人铁定喜欢吃。”
“哈哈哈”真是个小孩子,听他这么说,我忍不住笑出声来。他哪知道大人们的烦恼,送礼更是费心神的活,轻了不行,重了不行,更别说是作为大户人家的当家夫人给县令家的夫人送礼,那更得好好盘算盘算。
像我这小门小户的村里人就没有这个困惑,知道送不出什么山珍海味,金银珠宝,有的也只是地里的东西,尝尝稀罕罢了。
钱通拿着鸡腿又去面馆吃面了,我真想不明白,他家那么有钱,家里什么好吃的没有,怎么单单对拉面和炸鸡情有独钟,还总吃不烦。可能这里没人约束他,吃饭更随意罢了。
今天的炸鸡生意不错,除了给二嫂预留下来的,最后竟都卖完了,收了将近1两银子,这战绩很好。
中午为了犒劳他们,一人一碗高配的拉面,又狠狠口头表扬了一番,只把他们夸得个个喜笑颜开。
鉴于第一天供不应求,第二天上了15只,第三天上了20只,还提供辣的,表面撒上辣椒粉,那味道杠杠的。就连孙掌柜都跑过来跟我抱怨:“弟妹啊,你要不把炸鸡的配方卖给我吧,好多客人点不到,都自带炸鸡来我酒楼吃饭,这不是打脸吗?”
“孙掌柜,不是我舍不得卖,主要这炸鸡只能算是个大众小吃,难登大雅之堂,如果你酒楼实在也想上这个,不如从我这儿买些回去,复炸一下,随便装点一翻,加些辣椒粉、花椒粉,价钱岂不是翻倍,也能配得上客人的身份。”
“行,那就每天送货的时候捎过来10斤吧,先试着卖卖看。”
炸鸡这种吃食,不但外面的人喜欢,家里的孩子们也喜欢。每次出锅,都围一圈,个个又吸溜鼻子,又流哈喇子的。没得烧砖的还住坯房,一人分一小块,解解馋。被老太太看到了直骂道:“别惯着他们,这可是卖钱的东西,一块得好几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