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村的路上,二栓和赵顺俩人就新来的县令和赈灾的话题一直讨论,而我就在琢磨这5棵桃树种在哪儿比较合适。种在后院?地方好像有点小,我还想等着地翻好后,种蔬菜和土豆呢。
桃树应该比较喜阳,还是种在西边山坡的好。可那山坡不属于我,得问问里正看能不能把它买下来。
老赵家没人会侍弄果树,我也不会,还得专门找个会的。我记得之前里正给的小册子里,有个叫赵田的人会,得去找找他。
哎,做成个事情太难了。想好想,实际操作起来真不容易。
回到家,让二栓他们挖个坑,先将树苗的根部带着草垫子一块儿埋起来。
里正还没从镇上回来,我跟二栓就先去了赵田叔家。
一边走,二栓一边给我介绍这赵田叔家的情况:“他家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嫁的比较远,两个儿子挺好,就是两个儿媳妇一个比一个厉害,表面虽没分家,但老两口早就独自开火过日子了。”
“那俩人怎么过活,是自己种地还是儿子们给的粮食?”
“地都分下去了,儿子们给的粮食,后院自己也种点。”
为了减轻劳役,村里一般都会好几辈人住在一起。父母在,不分家,古代很重视血缘和宗族的。走到这一步,看来也是不得已。
说起来我嫁到这个村,也有3年了,可只有那么熟悉的几个人认识,其余大部分都叫不上名字,只是看着眼熟而已。主要是平时我圈子小,只在婆家和娘家活动,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