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黎明破晓,东方的天空渐渐泛起鱼肚白时,一轮红日缓缓升起,第一缕曙光洒在了热闹的集市上。此时,方太初的摊子周围已经围满了一群好奇的人们,他们目光炯炯地盯着摊前摆放着的笋脯,似乎对这些东西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这就是梁三公子说的笋脯?”
人群里有一个人开了口,远远的也不知何人在说话,不过听着声音倒像是和那位梁三公子很相熟的。
“是啊,梁三公子说的就是这里。”又有一人附和她的话,转头又问方太初道,“姑娘,你是方小娘子吧?”
方太初秀眉微蹙,梁三公子是谁?
“是啊。”她莞尔一笑,“这笋脯的价格还是跟昨日一样,郎君要买多少?”
虽然不知道那位梁三公子是谁,但是能给她介绍来这么多生意,她还是很感谢那位梁三公子的。
“来十斤吧,和梁三公子一样!”
那位郎君走上前来,已经在方太初的摊子前等着她给称了。
“好,我这就给你称。”方太初赶紧拿起笋脯称了十斤,包好了递给他。
“我也要十斤!”
“我也要十斤!”
方太初有点疑惑,看着人群中全部都是要买十斤的。忽然想起来昨日似乎有个梁府的管家来这里买过笋脯。
那管家生得很好看,眼神清隽,自有一番气质。她当时还在疑惑,一个管家能这么年轻,长成这般模样,实在是没有见过。
现在看来,他可不是什么梁府的管家,而是他们口中的梁府三公子。
“来你的笋脯称好了,还是老样子,上了十斤就打折,给一百八十文就行了。”方太初微微笑着。
听着铜钱在钱盒子里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她格外高兴,这是今日的第一笔收入。
“对了,梁府,是什么来头啊?为何他说什么你们就要听呢?”方太初问道。
她已经看出来了,这里的顾客大多都是那位梁府三公子给介绍来的。
“这梁府啊,大约是十几年前来这里的,现在可是清河大户。而且梁老爷是个大善人,据说还跟官家有点关系,所以在这整个清河县,那都是极其有头脸的人家。那梁家三公子很少露面的,连三公子都说好了,那定然就是极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