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继续进行着,专家学者们纷纷建言献策,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出谋划策。一位研究生态保护的专家提出了建立乡村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议,他认为应该将乡村文化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视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才能更好地传承其独特的魅力。另一位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的学者则强调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建议对村里的古建筑、传统民居等进行修缮和保护,并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
“除了保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文化传承人才。”一位头发花白的教授语重心长地说,“只有培养出热爱乡村文化、愿意传承乡村文化的新生代,乡村文化才能真正地活起来、传下去。”
这时,坐在我身旁的王馆长清了清嗓子,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我建议可以将田园综合体与教育机构合作,开展乡村文化教育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进乡村,亲身体验乡村生活,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城市里,对乡村文化缺乏了解,我们可以组织他们参观民俗博物馆、学习传统技艺、体验农耕文化,从小培养他们对乡村文化的兴趣和传承意识。”
王馆长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几位专家学者纷纷点头称赞。
“这个主意好!”坐在我对面的赵老师也表示赞同,“我们可以把孩子们带到田间地头,让他们亲手种下一颗种子,体验‘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也可以让他们跟老手艺人学习编织、制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听得入神,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这些想法与我这段时间的思考不谋而合,乡村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代代人的接力,而孩子们就是希望的种子,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创造一片肥沃的土壤,让他们在文化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会议结束后,我迫不及待地拉住陈强,问道:“你之前说的那个主意是什么?”
他看着我,嘴角微微上扬:“跟我来。”
他牵起我的手,步履轻快地朝村外走去。夕阳西下,我们的身影被拉得老长,消失在田野的尽头……陈强牵着我的手,夕阳的余晖洒在我们身上,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我们漫步走到村口那棵古老的榕树下,那里曾是我们小时候玩耍的天堂。
“佳佳,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经常在这棵树下玩耍的情景吗?”陈强转头问我,眼里闪烁着怀念的光芒。
我点点头,思绪也飘回了童年。那时,我们无忧无虑,在树下玩捉迷藏、编织草帽,日子过得简单而快乐。
小主,
“时代在发展,乡村也不能一成不变。”陈强的声音将我拉回了现实,“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在保留乡村文化精髓的同时,注入新的活力,让它能够可持续地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