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记者的效率很高,几天后,一篇名为《逆境中的逆袭:一对年轻夫妇的田园追梦路》的专题报道就出现在了当地媒体的公众号上。报道图文并茂地讲述了我和陈强返乡创业的故事,尤其着重描写了我们在暴雨中坚持摆摊,用实际行动守护农产品,守护梦想的场景。
报道一经发出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阅读量一路攀升,评论区更是好评如潮。
“太感动了!为这对年轻夫妇点赞!”
“这才是真正的励志故事,希望他们的品牌越做越好!”
“支持家乡的农产品,支持用心做产品的年轻人!”
……
让我惊喜的是,这篇报道还被许多大V转发,农场的品牌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甚至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榜。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涌入我们的网店,咨询、下单,原本无人问津的店铺一下子变得热闹非凡。
“佳佳,我们的手机都快被打爆了!”陈强兴奋地跑到我身边,挥舞着手机,屏幕上显示着几十条未读消息。
我点开网店的后台,发现订单数量已经突破了四位数,而且还在不断攀升。
“天哪!这……这简直不敢相信!”我激动得语无伦次,这些订单不仅来自本地,还有很多来自北上广深等大城市。
除了订单,我们还接到了许多合作意向,有大型超市希望与我们建立长期供货关系,有电商平台邀请我们入驻,还有投资机构表示愿意为我们提供资金支持。
“佳佳,我们成功了!”陈强紧紧地握住我的手,眼眶有些湿润。
我望着眼前这个和我一起奋斗的男人,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感动。
“叮铃铃……”
电话声响起,我接起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您好,请问是‘田园佳话’农场的负责人吗?我是……”
我握着手机,一种预感涌上心头,或许,这仅仅是个开始……电话那头自我介绍道:“我是XX电视台的记者,想对你们的创业故事做一个专题报道,请问你们什么时候方便接受采访?”
电视台?我愣了一下,随即狂喜,这可是比公众号影响力更大得多的平台啊!我连忙和记者约定了采访时间,挂断电话后,兴奋地一把抱住陈强,“强哥,我们要上电视了!”
还没从喜悦中回过神,接踵而来的电话让我和陈强应接不暇。农产品展会、品牌推广公司、直播平台……各种各样的合作邀请像雪片般飞来。我仿佛置身云端,被突如其来的幸福冲昏了头脑。
“佳佳,我们是不是应该趁热打铁,扩大生产规模?”陈强兴奋地说,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没错,扩大规模!”王策划和孙设计师也闻讯赶来,为我们出谋划策,“现在正是品牌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抓住机会才能更上一层楼。”
我按着狂跳的心脏,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扩大规模,谈何容易?资金、土地、人员,哪一样不需要钱?
“建立自己的物流团队也是当务之急,”孙设计师推了推眼镜,“现在订单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现有的物流速度太慢,会影响客户体验。”
“可是……”我欲言又止,这些建议当然很好,但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们现在的资金流根本不足以支撑如此大的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