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一家人围着火盆烤火看电视,热热闹闹地聊着这几天的新鲜事儿。
黄父在火盆上架了张铁网,在铁网上烫了壶啤酒,啤酒里泡着几瓣广柑,正随着沸腾的酒液上下浮动。
清甜的酒香被调皮的风儿刮动着,窜进几人的鼻腔里。
黄蓉抓了把一把生花生和红枣烤着,又拿了几个橘子,颇有围炉煮茶的感觉。
林宏明突然想到路上的检查岗,好奇地问道:“爸,我们今天回来路上遇到有人查车,你知道吗?”
黄父微微颔首,说道:“这事儿我知道,检查岗才设两三天设的。听说有个大领导来下辖县城检查,还没走到目的地就被人劫道了。”
还有这事儿?不知怎么的,黄蓉忽然想到那双坚毅的眸子,连手里的花生都不吃了,聚精会神地听着。
看几人都来了兴趣,黄父笑呵呵地解释道:“大领导人没事儿,就是身上的钱被抢了。几个贼娃子看他穿着贵气,逼他回家拿钱,还没进县城就被咱们南平的公安给一锅端了。”
林宏明一边听一边思考,斟酌着说道:“明年同河镇的溶洞就要正式挂牌了,不把公路上那些拦路虎清理干净,恐怕游客们也不敢来。”
黄父推了推老花镜,眸光中闪出一丝锐利,他提醒道:“是呀,县里打算发展旅游业,一定会拉动地区经济发展,还会增加不少就业岗位。”
“等过完年,从县城到同河镇的公路要拓宽,到时候镇上工人肯定更多,你家饭馆能供应上吗?”
林宏明摩挲着下巴,思量片刻后说道:“我打算和我大哥谈谈扩大种植规模的事,如果能够稳定提供优质的蔬菜,不仅能供应给我们自家的饭馆,甚至还有机会与学校之类的大型单位达成合作意向!”
镇上那些单位每天对蔬菜的需求量就相当可观,若是大哥能确保自家种植出来的蔬菜品质好,同时价格又比较公道的话,那么成功拿下这些大客户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不过,家里就他们两个人,扩大规模肯定忙不过来的,或许可以考虑一下采取与其他农户合作的经营模式。
如此一来,既能够有效提升整体的生产效率和供应量,又能帮助乡亲们获得一份相对稳定可靠的经济收入来源,而大哥挣钱也就更轻松。
黄父赞赏地点点头,林宏明脑子灵活,宅心仁厚,自己挣了钱也不忘提拔家里的哥哥,是个可以依靠的人。
黄蓉喝多了水,准备去后院上厕所,刚一打开门就发觉风大得很,把她冻得一哆嗦。
她打开屋檐下的路灯,看到眼前飞舞的洁白的雪花,被寒风一裹,铺天盖地地往她脸上砸来。
“下雪了,明玉,明月,你们快来。”黄蓉还是孩子心性,发现下雪霎时高兴得蹦起来。
明月拉着黄丽往门口走,果然,下雪了,地上湿漉漉的一片,也不知道下了多久。
黄丽把明月抱回来,看那边翁婿两人还在说事,就轻声对黄母说道:“妈,今年天气冷得有点不同寻常,爸的腿又冻不得,要不今年咱们就在县城过年吧!”
从明玉满两岁开始,过年都是婆家一年娘家一年。本来去年该去双福镇的,不过因为坐月子就没回娘家,今年也该跟娘家爸妈一起过了。
黄母自然是愿意的,来县城两个月了,家的几只鸡早就托人带了下来,家里也没别的牲畜需要照料的。
再说,过惯了县城里的清静日子,她也不愿意回去看后娘陈氏和林点花那副嘴脸。
“行,今年咱们就在县城过,一家人在一起,哪里都能团年。”
黄母见黄丽瞅了黄父几眼,安慰她:“你别担心你爸,这事儿我来跟他说。”
“那行,妈,我们抽空去备点年货吧!今年不回林家村,等宏明回镇上盘账的时候送我婆婆回老家,再把年货带回去。”
黄蓉上完厕所回来,听到她们在商量买年货,挤到黄母身边坐下,兴高采烈地说:“那我们列个清单吧!把想吃的都买上。”
明玉像一阵风似的跑过来,拍着手喊:“哦哦~过年了,要吃好吃的,要穿新衣服。妈妈,我们的新衣服呢?”
黄丽和黄蓉姐妹俩回到屋里,把各自买的礼物拿出来分给大家。
黄父拿到新钢笔,兴致勃勃地拿来墨水,在纸上随手写了几句话。这支笔手感舒适、笔尖流畅,字迹清晰均匀,让他满意得连连点头。
他一边抱怨黄丽买东西花钱,一边又笑得合不拢嘴。
黄母拆开丝巾,让黄蓉给她戴在脖子上,听着黄父的唠叨不满地嘟囔:“你不喜欢?不喜欢就给我,我拿去记账。”
她和方婶合作经营卤肉摊,她负责卤肉,方婶负责售卖,生意还挺不错。
黄父笑呵呵地把钢笔收起来,“你想要的话我给你买一支,这支不行。”
明玉和明月穿上了新衣服和新鞋子,姐妹俩正转着圈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