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小孩子,嬷嬷温柔的哄了太子爷好一会,看太子爷情绪还是不见好,转头就告诉了皇后娘娘。
林双双知道后觉得有些好笑,但为了给一向稳健持重的大儿子面子,还是忍住没笑。
只是跟嬷嬷说她知道了,晚膳的时候她会试着开解开解的。
今日萧凌难得政事得闲,一切都在顺利的进行着,早早的就来了,看见坐在庭院里看书的林双双自然坐在了她的身旁。
听到声响,林双双放下了书,“皇上今天怎么来的这早,逸儿和安乐他们都还没放学呢。”
林双双坐起身子,萧凌忙去扶她。
“今儿事忙完的早,想着好久没来看你和孩子了,今天早些来陪陪你。”
萧凌凑近了些,用只有两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前些日子你不是想朕了嘛,趁孩子不在,我单独陪陪你。”
有了孩子之后每日操持孩子但事情,两个人的独处确实少了,虽然有了孩子是很幸福,但大多时间都是跟孩子在一起。
林双双害羞的靠在萧凌的怀里,“皇上总是喜欢说这种话,哪有母亲和孩子争抢的。”
“不争抢,不争抢,是朕想跟朕的心肝儿多待会。”
两人玩闹着,撩拨的林双双有些许脸红,坐直了身体。
“最近逸儿掉牙齿了有些不开心,逸儿最听你的话了,一会你好好劝劝。”
萧凌对于儿子一向实施严格教育,对于安乐他可以娇惯,但对于皇子,尤其是以后要继承大统的儿子,一定不能长歪。
林双双说起这事来,萧凌十分上心,“是为了什么不开心呢?”
林双双将嬷嬷说的又原封不动的讲给萧凌听。
逸儿鲜少有孩童的表现,这个样子实在是不多见,原本萧凌还担心是为了别的事情,现在萧凌不仅没想哄,甚至还想看看掉了乳牙的逸儿是什么样子。
等到晚膳的时候,两个孩子陆陆续续放学回来,坐在餐桌前等吃饭,安乐一直叽叽喳喳讲个没完,说着学堂里的趣事,今天夫子又教了什么。
林双双和萧凌配合着说嗷,然后呢,原来是这样啊。
小主,
只有萧瑾逸一直不说话。
想到嬷嬷早上说的,林双双想开口哄哄,但一想到儿子本来就不愿让人知道他掉牙的事情,又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起,岂不是更没有面子。
林双双用胳膊肘拐了一下萧凌,萧凌会意,单独叫去了萧瑾逸去书房,说是考究他的功课。
林双双以为萧凌听了她下午的话,应当是去安慰逸儿的。
没想到萧凌是真的带他去书房考究功课的。
萧瑾逸一出生便不同凡响,比寻常人要聪明,学什么也都比别人快,但这并不代表他不需要学习。
所以萧凌还是给萧瑾逸的课程安排的满满的,同龄人需要学的他也需要学,如果学会了才会往后面学。
如今萧瑾逸已经能出口成诗,说起实事来也能够引经据典为自己增加论据了。
作为继承人,萧凌对萧瑾逸还是十分上心的,经常考校他的功课,有时候还把他带在身边言传身教他如何处理政务。
每次的考校萧凌都十分满意。
萧凌拿起萧瑾逸最近正在学的书,就拿最近的西京水患来说,如何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处。
萧瑾逸不愿意说话,走到父皇面前,拿起笔墨,写出了他的策略。
要先保证百姓们能够安稳生活,给足希望才能让他们支持修水渠的工作。
这样修水渠才会顺利。
并且要让他们相信修水渠后,像现在的洪涝就不会发生,他们也不会痛失家园了,才可以让他们全心全意的希望水渠能够建成。
此乃人和。
而修水渠要选在河流的上缘,免不了要劝说有些百姓搬家,但许多百姓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那里,肯定有许多不愿意搬离的,所以只要让他们相信修水渠是真正有利于他们的,才会有更多人愿意搬,那些愿意搬的人还会劝说剩下不愿意搬走的人。
形成良性循环,基本上不需要官府怎么出人就可以解决搬迁的事情。
人搬走了,也有地方开始修建水渠了。
此乃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