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不着痕迹地看了胤禛一眼,见对方神色并无异样,恳切道:“皇上,赵之垣所说的不敬功臣,无非是指臣妾父亲没有如其他人一般跪迎年大将军。”
胤禛冷笑一声,“众人都以为朕宠信年羹尧,不敬他便是违背朕意。”
甄嬛闻言松了一口气,“皇上看重年大将军,是因为他为国有功。可是他功劳再大,也是臣子。官员跪拜之礼,上可对皇上,下可对亲王,断无跪迎臣子之礼。”
胤禛抬头看向他:“你也觉得朕太过宠信年羹尧?”
甄嬛顿了顿,“臣妾不敢。臣妾以为,即便皇上宠信年大将军,他也不该居功自傲,藐视百官。况且赵之垣是工部官员,为何对礼仪之事指手画脚,处处为年羹尧歌功颂德?”
胤禛眸光微闪,沉声道“居功自傲,朕再思量一下,你先退下吧。”
次日早朝,胤禛训斥了甄远道,将他贬为了从五品都察院御史,一时之间年羹尧更是炙手可热。
翊坤宫内,丽贵人和曹贵人坐在一边,和华妃一起听着周宁海的禀报。
曹贵人看了看华妃的神色,率先出声:“莞常在的父亲才弹劾了您的兄长,就被贬了,还是连降两级,可见皇上是动了大气。”
丽贵人也不甘落后地附和道:“可不是嘛,莞常在不知自己几斤几两,他父亲更是不知所谓,这下看她还有什么脸面和您争。”
华妃勾唇,眸子里满是得意,“赵之垣还算是个会做事的,本宫和哥哥不过是稍稍授意,他就上书弹劾。”
丽贵人笑道:“莞常在在新人里容貌不算最好的,家世也比不上富察常在和沈答应,宠爱更是不如昭妃。容忍她蹦哒了这么久,也该让她尝尝娘娘的手段了。”
华妃拿起手边的茶盏,语带嘲讽,“她也算不上新人了,那点新鲜感怕是早就没了。”
曹贵人:“娘娘,富察常在和沈答应都不中用了,不如趁机对莞常在?”
华妃抿了一口茶,放下茶盏,才不急不慢地说道:“皇后不是才给莞常在送了许多东西吗,内务府那边就不用再送了,免得浪费了。”
周宁海在一旁躬身堆笑道:“是,奴才这就去知会内务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