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易安点了点头:“是啊,就是纵横家。”
“法家主张变法使国家变得兵强马壮,这样一来在两国战争中便能掌握先机,吞并对方。”
“跟法家不同,纵横家强调顺应局势,灵活的运用方法论,在变幻莫测的形势中获得成功。”
“若要说这个流派的特点的话,大概就是利用外交手段,通过游说,交涉,联盟等方式影响各方的政治关系。”
“不过‘纵’和‘横’是两个词,合并在一起统一才叫做了纵横家。”
“分开说的话,应该是‘合纵’和‘连横’。”
“连横派的代表人物,张仪,很快就要出场了,合纵派的代表人物,苏秦,公孙衍。”
“这个公孙衍便是来到咸阳找嬴驷的这个公孙衍,已经出场了。”
秦胜和秦淮书若有所思,秦国这气运属实是不错。
前有商鞅变法使秦国崛起,后有公孙衍,既然都是代表人物了,能力定然差不到哪去。
这个世界当真是有才之士不断的冒出,尽情的展现自己所学,实现自己的抱负。
不过世上有那么多人,每个时代有能力的人其实一直都不少。
出山展现自己所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得要国君知人善用。
若是国君没有知人善用的眼光和能力,再大才的人也留不住,留住了也不能发挥出人家真正的价值,还耽误了人家。
前面提到的吴起和商鞅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这两个大才都是从魏国出来的,如果魏王能善用他们,应该也不至于从霸主的位置上走下来,成为只要是个人就能上去抽两巴掌的存在。
至少不应该这么快。
就这样,公孙衍暂时留在了秦国。
今天晚上时间已经差不多,秦胜自觉停下了手中的笔。
看着写好的稿纸他有些感慨,在前面写了那么多商鞅和秦孝公正向的内容后,这个后出场还杀死商鞅的嬴驷必然成为读书人口诛笔伐的对象。
但是结合今日的内容看下来嬴驷却也给了他很大的惊喜。
只能说每位国君有每位国君的魅力,各有千秋。
他反而很期待嬴驷后边的作为,期待秦惠文王的故事。
这也就是楚易安不知道秦胜在想什么,要是知道的话肯定会告诉他。
嬴驷作为秦国第一个称王的君主,在位期间让秦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将秦国的领土扩大了好几倍。
小主,
也为秦国后来的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肯定没那么简单。
秦胜看向楚易安,催促道:“时间差不多了,别熬太晚,早些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