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商鞅之死

秦孝公去世后,秦惠文王、也就是嬴驷成为了新的国君。

商鞅也是到了现在才真正感觉到了独木难支。

孝公还在的时候有孝公在背后支撑他施行新法,但是现在……

他清晰的认识到,他再也遇不上秦孝公那样的国君了。

想了很久,商鞅写下了辞官书,决定辞去官职回到商於安度晚年。

他其实有很多顾虑,除了是感觉到嬴驷对他多有客气却很是疏离之外,秦孝公临终前的遗言也将他置于了一个很微妙的境地。

嬴驷可扶则扶,不可扶,君自立为王……

若嬴驷真不堪大用,商鞅会毫不犹豫按照遗言来取代他。

但是嬴驷经历这么多年的磨练已经练成了一块精铁,对新法也是极力维护,

既然认可了嬴驷,便该放手让他去做。

一朝天子一朝臣,明君还怕找不到良才辅佐?

写好辞官书后商鞅便让人交给嬴驷。

而嬴驷此刻手头还拿着不知道谁呈上来的写了商鞅十大罪的‘请举逸民书’呢。

里边详细的罗列了商鞅的十大罪。

谋逆作乱、蛊惑人心、玷污王道、暴政虐民、刑及公室贵族,动摇国脉根基。

无视先君,欺凌国公、任用私人,结党乱政、军前私刑、私调大军威胁咸阳、重婚公主,玷污王室。

嬴驷细细品味他们呈上来的请举逸民书,如何看不出来这些文字背后的含义?

他们只提商鞅刑杀,却不提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好处。

而且这请举逸民书不仅细数了商鞅的罪证,甚至还在威胁他。

国脉不存,何得安枕?

接着嬴驷便看到了商鞅的辞官书,只是到底压了下去。

兹事体大,得想清楚再做决定。

在嬴驷还在思虑之际,商鞅未曾禀告便自行回了他的封地,还有人来告诉嬴驷那边有一支神秘部队,恐商鞅有谋逆之心,国将大乱。

嬴驷只能让人‘请’商君回咸阳。

说是请,其中深意有几个人看不明白?

消息传到了公主耳朵里,公主赶忙来找嬴驷,嬴驷这才知道那支军队是孝公留给商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