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只强于一时,不能强于永远

卫鞅对着秦孝公直言这三家的强国之道根本就不足效法。

这让秦孝公很震惊,他不知道卫鞅到底是不知道治国有多难,还是当真有扭转乾坤的大才。

但这并不妨碍他态度谦逊的请卫鞅赐教。

卫鞅又提出了一个观点,说这几国不过是强于一时,并不能强于永远。只强表面,不强根本。

接着他给秦孝公分析了一下三国强盛在何处,然后做出分析,还推断现如今正在变法的韩国也就这一代强。

甚至出不了这一代就必然衰落。

这样的国家如何效法?秦国若真要效法他们,怕是很难成功。

秦孝公很是不解,这些国家明明都很强盛,可为什么卫鞅会说出这番话?甚至做出这样的推断?

接着卫鞅便给秦孝公分析了问题的根源。

变法不深彻,法令不稳定。

秦国若想强大,想强秦于永远,那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秦孝公被卫鞅的理论强烈震撼,同时也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感觉身上的担子都轻了。

不只是秦孝公,连提笔写字的秦胜也被这番话震惊的险些忘了字要怎么写。

他知道楚易安在《大秦帝国》这个故事上心里有成算,知道后边如何写,并不需要他做太多,只在楚易安迷茫时稍微提那么几嘴便行。

只要让她理清楚思路,楚易安很快就能找到感觉继续谱写那个波澜壮阔、令人不由自主就会沉浸其中的故事。

天下纷争,硝烟四起,诸侯争霸。

但是秦胜是真的没想到楚易安能写出这番话来。

不是她看不起楚易安或是看不起女子,而是就算找一个深究史学的人出来也不一定能写出这番话。

即便是要写,也不知道要去查阅多少典籍,还不一定能写的有楚易安的一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