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满意地点点头,说道:“我相信你的能力,这一段时间你就和我一起参与管理。”
随后张英又任命了其他管理层的人事。就是会计,出纳这两个岗位一直没有招到合适的工人。有文化的都去了城市打拼。
本想在省城定玻璃瓶,包装箱,把包装袋,标签这些附属产品。
叮铃铃张英的手机响了。“喂,张英。”
“喂,李书记有什么吩咐?”
“吩咐谈不上,我们不是外人不跟你绕弯子。就是想问问你果干厂的附属产品,能不能就在我们县城定做。”
张英深知他们的想法,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可以理解。况且,照顾谁不是照顾呢?不过,丑话得说在前头,有些人特别不靠谱,觉得领导都发话了,就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往自己这儿塞。对于这种人,自己可不会留任何情面。
再说如果县城的产品能达标,也是好事。自己还省下大笔运费。何乐而不为。
张英非常爽快地回答道:“没问题呀!我反正还没定。不过李书记你也知道,我的产品要走高端路线。产品质量必须得过硬,不然会影响我的果干销售。你要跟厂家讲清楚,这可马虎不得。”
李昭明不禁佩服起张英的情商来。这几句话,可谓是话中有话啊!她特别爽快地答应了,给足了面子。同时又强调了自己的产品很优秀,当然,如果别人的产品配不上自己的,那可就怪不得自己了。而且,李书记介绍来的,你得负责,这一点说得清清楚楚。有问题的肯定不要。
“要不这样,你什么时候有空来县城一趟,我带你去现场看看,合心意你就要。”
李书记想着得给厂家打声招呼。产品质量好才是硬道理。机会给他们了抓不抓的住看他们自己。
县里可不会为了他们得罪张英。再说张英两口子收拾老黄那阵仗。哪个傻子会去得罪。
现在旅游业搞得如火如荼,可是张英的功劳。自己几个终于在市里露了脸,甚至省里都点名表扬他们做的好。
说不好听的,自己几个还巴望着张英后续能投钱扩建庙宇呢。如果张英不投钱,旅游业搞得虎头蛇尾。自己几个不是白忙活。
县里想扶持一些企业是一回事。为他们得罪张英不可能。
“好呀!就最近几天我抽空过来。”
还有一个月就要开张。附属产品必须要先验收过关。要抓紧时间把厂家定下来。抽空去了一趟县城。
李书记带着她,一家一家的看成品。最后张英要了玻璃瓶,包装箱。还有包装袋。
他们印刷的标签。模糊不清晰,张英叫改了几次都没弄好。厂家还觉得她麻烦。张英立刻就走人不要了。要不是看李书记的面子。改,都不会给他们机会。自己忙的要命,真是给他脸了!不知道自己是谁?
接下来的日子,红贤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张英也是第一次开工厂,经验不足。她反而跟着红贤学习,不过表面上并没有表现出来。
她毕竟有着这么多年丰富的管理经验,举一反三,很快就摸透了开工厂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