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斜坡上面三间青砖小瓦房,姑爷爷有竹编的手艺,家里比张英家宽裕。
“哪个”姑婆在那头大声问,她耳朵有点问题。
“我是德秀”妈妈也大声回应。
“哎哟,是德秀啊,你好久都没有来,我都想你了。毛狗你大表姐来了。”姑婆三个孩子,前面两个闺女,老三是儿子。小名毛狗。
“我的妈耶,我都有儿子的人了,我叫许阳不许喊小名。”
“你一百岁,也是老子的毛狗。”他们越离越近,对面那个霸道的老太太,小眼睛,塌鼻梁,还是龅牙讲真话,丑。可是在张英心中她是最慈祥和蔼的。
“娘娘我来看你。”妈妈说。
“来就来买啥东西,你都不宽裕。”
“今年好多了,来”妈妈拉过家兴“这是张英男朋友带来给你看看。”妈妈对着她耳朵说。
“嗯,好看”姑婆上下打量家兴,拉着家兴“到家里坐,几年不见张英都是大姑娘。”
“表姐,张英来你们坐。”
“我表婶和弟弟,还有姑爷爷呢”
“你姑爷爷在田里干活。你表婶娘俩去她娘家人。”姑婆家在农村条件还是可以的,姑爷爷竹编手艺好,平时编一些乡下常用的箩筐,撮箕……什么的去卖。表叔两口子在外面打工,家里家具都是时兴的大衣柜,成套的桌椅板凳。水泥地坪。这个年代他们家在乡下算过的好的了。
姑婆是个嘴上厉害,对儿媳妇很好的人。儿媳妇也开朗包容。所以他们家是和睦的。三十年后娶了孙媳妇,也和和乐乐。姑婆是个知足常乐的人,常常乐呵呵的说她自己福气好,儿媳妇好,孙媳妇更好。夸的两人对她更好。
张英觉得她是个智慧的老太太,那些和儿媳妇对着干的,没有几个有好结果。
最让张英想帮扶他们的是爸爸去世后,时时叫表叔带妈妈去他们家住几天,一如既往的给妈妈拿这个那个。不是稀罕那些东西,而是让妈妈不孤单。有人想着,牵挂着。
妈妈和姑婆说着她们家长里短。张英问“表叔,我去花城厂里弄了衣服回来卖,我批发给你,你卖不卖。”
“你表婶没在家,我得和她商量一下。”
小主,
“有多远,我今天要回去,不能耽搁太久。”
“隔壁村。我骑车去叫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