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让他无法面对董事会的质询。
但红星电子作为独资外资企业在华夏的成立,让他看到了希望。
他立马让飞力浦也争取在华夏成立独资企业,可惜却迟迟得不到审批。
老辣如他,怎么会不明白,外资想在华夏成立独资企业,不仅仅是看资金的。
他也决定退而求其次,反正都要合资,不如和民营企业合资。
至少,在经营理念上要契合一些,同时制度上也更加灵活。
不过和红星电子之于沃尔玛不一样,飞力浦和红星电子的业务交集不多。
就是当初收购阿斯麦股份时,承了它的情,才配合飞力浦的行动。
但不至于让红星电子有足够的动力去主动帮飞力浦。
“飞力浦这边,我会和他们的总经理爱德华兹联系,我们积极帮忙推进合作的事情,
然后我们要求飞力浦对我们进行技术支援。
同时我们自己研究所内部,也要做好人才培养计划,不要埋头苦干,
那些行业的领头人,不能来我们研究所工作,还不能请他们来讲课吗?
多组织学术研讨会,学术分享会,同时对接海外的资源,
对有潜力的人,能送出去学习就学习,快速提升我们的科研能力。”
飞力浦在电气方面的技术积累在全球企业中都是数一数二的。
而且飞力浦还十分愿意做技术支持,阿斯麦和台积电都是飞力浦进行的技术支持才能成长起来的。
现在红星电子的研究所,研究的方向也和飞力浦有非常多重合的部分。
再加上和飞力浦也有些交情,还各有所需,找它作为自己的技术强援是非常合适的。
当前年代,国内的科研技术分享也是十分落后。
主要受限于交通不便,没有互联网,连打电话都不方便。
相关的费用也是非常昂贵,大部分单位手里都是紧巴巴的,哪里会总是外派学习。
所以大部分的专家们都待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研究,很少出远门。
但是红星有钱啊,交通、住宿还有出差经费的预算都是够够的。
经济上不存在问题,红星电子在背景上又没有问题,组织这类的学术研讨极为合适。
既能提高自己研究人员的实力,又能和学术界建立广泛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