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

聊斋狐妖传 我周哥 2830 字 19天前

一日清晨,县衙大门“哐当”一声大开,南公身着官服,神情冷峻,高声下令:“来人呐,给我把那妖言惑众的金世成捉拿归案,休要走漏了风声!”衙役们领命而去,不多时,便押着依旧疯疯癫癫的金世成回了县衙。公堂之上,金世成身披破旧袈裟,趿拉着草鞋,眼神迷离恍惚,嘴里嘟囔佛号不停,仿若眼前不是威严公堂,而是他的私人佛堂。

南公怒目圆睁,“啪”地一声猛拍惊堂木,震得堂下嗡嗡作响:“金世成,你可知罪?”金世成却仿若未闻,仰头哈哈大笑,声如夜枭:“我佛行事,顺应天意,何罪之有?”南公气得脸色铁青,额上青筋暴跳,怒喝衙役行刑。板子噼里啪啦落下,打得金世成皮开肉绽,鲜血四溅,他疼得杀猪般嘶声惨叫:“哎哟哟,县令大人饶命呐!”

一顿笞打过后,南公强压怒火,沉声道:“念你尚有一丝悔过可能,便罚你去修缮破败已久的圣庙,将功赎罪。若敢再犯,定不轻饶,牢底坐穿!”

消息仿若长了翅膀,瞬间传遍大街小巷。金世成的信徒们一听,顿时炸开了锅,奔走相告:“佛遭难了!咱们得救他!”一时间,众人情绪激昂,摩拳擦掌。募捐的、请愿的,一波接着一波,源源不断地涌向街头。那些平日里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的信徒,此刻毫不犹豫地掏出家底;家境富裕些的大户人家,更是指挥着家丁,整车整车地往工地运送物资。原本预计要耗费数月的宫殿修缮工程,在信徒们齐心协力、热火朝天的干劲下,短短旬月就大功告成。金钱物资的募集速度,比酷吏上门催缴赋税还要快上几分,看得旁人啧啧称奇、摇头叹息。

圣庙修缮完毕,焕然一新,红漆的柱子、崭新的瓦檐,在阳光下散发着庄重肃穆的气息。可南公站在庙前,心里却五味杂陈,愁绪万千。虽说此番整治让金世成吃了苦头,也顺带修缮了圣庙,可瞧这势头,百姓对金世成的迷信已然根深蒂固,岂是一顿笞打就能根除的?往后的日子,怕是还有硬仗要打。

异史氏听闻此事,亦是感慨万千,摇头叹道:“人人都顺着金世成的名号,打趣说他是‘今世成佛’。可一个人,品行低劣到食秽物的地步,实在是荒唐至极。单是笞打,于他而言根本算不上羞辱;反倒是南公责令他修庙这一招,恰到好处,既惩戒了他,又得了实惠。只是,堂堂学宫荒废倒塌,却要靠这妖道之力修缮,实在是士大夫的一大耻辱啊!”

往后的日子里,金世成依旧在长山这片土地上“兴风作浪”,信徒不减反增。偶尔,南公巡查路过,瞧见那些狂热的信徒簇拥着金世成,听他胡言乱语,眉头便拧成一个“川”字。旁边随行的师爷见状,轻声叹道:“大人,这股歪风邪气,怕是一时半会儿刹不住喽。”南公攥紧拳头,目光坚定:“哼,本官绝不姑息,定要还长山一片清明!哪怕道阻且长,本官也决心与这股歪风邪气斗争到底。”

金世成呢,依旧沉浸在他的“佛国”幻梦里,至于这场闹剧何时收场,无人知晓。或许,只有当愚昧的浓雾彻底从百姓心间散去,长山才能重归安宁。

南公那日在县衙前,望着金世成信徒乌泱泱的队伍,气得双手握拳,指节泛白,额上青筋突突直跳,牙缝里挤出狠话:“本官定要还长山一片清明,绝不容这妖邪继续祸乱!”言罢,他一甩官袍下摆,大步流星迈进县衙,就此一头扎进破除迷信、整肃民风的荆棘之路。

县衙大堂内,气氛凝重得似能攥出水来。牛油烛火摇曳,光影在一众乡绅耆老脸上晃荡,映出各式神情:有眉头紧锁、忧心忡忡的富户,手里的折扇开合不停,显是心烦意乱;也有耷拉着眼皮、满脸无奈的老者,重重叹着粗气,摇头咂嘴。

南公率先打破死寂,霍地起身,目光如炬,灼灼扫过众人:“诸位,这金世成妖言惑众,搅得咱长山鸡犬不宁,民心大乱,已然到了非除不可的地步!前番整治,不过是隔靴搔痒,收效甚微。往后,还得仰仗诸位齐心协力,与本官共助本县拨乱反正。”

一位白发苍苍、脊背却挺得笔直的老学究,缓缓抬手轻捋胡须,发出一声悠长叹息:“大人所言极是呐。可叹那些愚昧之徒,深陷泥沼难以自拔,旁人劝诫的话,左耳进右耳出,难行呐。依老朽之见,不妨多在各村镇开办义塾。唯有让知识润泽人心,开启民智,方能叫百姓们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辨得清真假、看得明是非。”

南公听闻,眼睛一亮,快步走到老学究身前,双手抱拳,深深一揖:“老学究所言,字字珠玑,甚是有理!本官受教了。”说罢,回座当堂拍板,“县衙即刻拨出部分库银,用作办学经费。但仅凭官府之力还不够,还望诸位乡绅心怀大义,慷慨解囊,咱们齐心筹备在长山各处增设义塾。”众人纷纷点头应和,当场便有人表态愿捐钱捐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