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咋办,明天再给她送回去?”
“送啥送,你信不,明天你要是送回去,不光原样拿回来,还得再拐回来别的东西。送来就吃呗,这是闺女孝敬的,这样想,吃的时候不就安心了。”说着村长也不着急了,反而笑出了声。
“老东西,得了便宜还卖乖。不过亲闺女也就这样了,不行咱认下她算了。”
“千万别,咱们老了,国庆又不在身边,认了亲就是给她添累赘。就这样处着吧,能帮一把尽量帮一把,本来于照华陈红就没给甩掉,要是再加上咱俩,你让孩子怎么管三个老人?”
郭婶听了没再吱声,其实她从心里想认下陈红。可是反过来一想,自己老两口能给陈红帮上什么忙?真认了亲,过几年老两口不能动了不是拖累人家孩子吗?
虽然自己有儿子,可老了去济南跟儿子养老不现实,现在儿子三口人还租房住呢,一共50个平方的面积,老两口要是去了得摞起来住。
这要是在村里养老,儿子在济南上班肯定不能陪在身边照顾,那不成了人家陈红的拖累了。
到时候不管不可能,陈红就不是那样狠心的人,再说还会被村里人笑话。这亲是不能认,郭婶想到以后的老年生活心情也不好了。
提起水桶看了看,这么多鱼能吃好几天,既然给了就不能糟蹋了。把带鱼拿出来剖出内脏装保鲜袋里放冰箱冷冻,留着以后吃。
看水桶里的花鲈和石九公活蹦乱跳地养到明天没问题,那就明天吃掉。看着东西不多也得值小300元,这吃的就是钱啊!
郭婶边收拾边心疼,村长心大,对她说:“明天没事,你早点去她家看看家里有什么活吗,帮她干干,让她脱出手来去出海打鱼。
孩子也没办法,不趁着年轻能干多挣点,指望谁也不行。幸亏陈红这孩子泼实能干,换一般人,海上这碗饭还真吃不了。
你也放宽心,你看到陈红今天的收获了吗,少说也能卖三四千块。去除油钱损耗也能净剩三千多块钱,这要是一个月出海十五天,五万块肯定能挣到,安心挣一年,都能在济南买套房子了。
这孩子有本事,于照华帮她看孩子,咱俩抽空帮她干干家里的活,让她好好干几年,苦点累点过几年就好了。”
“陈红钓的鱼这么挣钱呢?不比别人家老爷们挣得还多?”郭婶有些不相信。
“你没去码头上看,别人船上都是小鱿鱼仔,小雕鱼仔,小虾米,小巴浪,小红娘,上2斤的都少。
又小又不值钱,一大堆卖不了几百块,满船三四个大男人出去一天弄回来两三百斤挣不上两千块钱。
你看到陈红的车箱里,就没有一斤以下的鱼,你再看她给咱家留的鱼,都有三十块钱一斤以上,不值钱的鱼她都看不上,你说这孩子能不能?”
郭婶瞪大了眼睛:“我没注意,还是你眼神好。以前有老人说,吃海上这碗饭也是挑人的。
同样出海打渔,同样在一片海上,有的人就盆满钵满,有的人连根毛都打不到。”
“是呢,这事可邪门了,我这辈子打渔虽说很少爆仓,可也很少空军,当年我爹就说我人品还行。
你知道吗?村头刘老虎家为什么收鱼?因为他家从他爷爷辈就吃不了海上这碗饭,只要他家的男人跟船,跟哪条船,哪条船空军,可邪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