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商贸与农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陛下,这样会不会增加朝廷的财政压力?”陈子敬小心翼翼地问。

“短期内或许会有压力,但长期来看,这种市场机制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崇祯目光笃定,“朕要的是彻底的改革,而不是饮鸩止渴。”

调控政策实施后,市场价格迅速恢复平稳,百姓和商人的交易更加活跃。而士绅们的暗中操控,也被玄卫精准打击,失去了继续搅局的机会。

“陛下,这几日市场的收入已初步统计出来。”王承恩将一份账册递上,“农民的收入比以往多了,商人的利润也提升了不少。”

崇祯翻阅账册,微微点头:“很好。让这些商人回去后将试点的情况传开,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一个村子的市场只是开始,朕要让这种模式在更多地方推广。”

王安顿时明白:“陛下是要用商贸和农业结合,撬动整个地方经济?”

“不错。”崇祯语气中透着深远的谋划,“农民通过市场能获得财富,商人通过市场能获得资源,而朝廷通过市场的繁荣稳定地方财政。这是一石三鸟之计,也是解决国库危机的关键。”

不久后,“试点市场”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不仅周边村庄的百姓和商人慕名而来,就连一些地方官员也被吸引,前来观摩学习。

一个午后,崇祯在微服巡查时,听到一位外地的商人感叹道:“这试点村真是天大的福地,不仅能吃饱饭,还能赚钱!听说这一切,都是陛下亲自带来的!”

另一位商人随声附和:“陛下这不是凡人,该称‘神农皇帝’才对!”

崇祯听到这些话,心中虽有些无奈,却并未阻止。他知道,这种赞誉虽然过于夸张,但能够增强百姓对改革的信心。

夕阳西下,试点村的市场逐渐安静下来。崇祯站在市场的制高点,俯瞰着眼前的繁荣景象,感慨万千。

“农业与商贸结合,让粮食不仅仅是温饱的工具,更成为地方经济的基石。”他喃喃自语,目光深邃,“如果能将这一模式推向全国,大明的经济,必将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