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充满威严:“够了!朕尚未开口,你们便争得如此激烈,成何体统?”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文官和宦官纷纷跪拜,“陛下息怒。”
崇祯站起身,居高临下地扫视众人,缓缓说道:“你们口口声声为朝廷忧虑,然而,究竟是为国事,还是为私利?”
这句话如同一道雷霆,劈在众人心头。皇帝的目光落在温体仁身上,停留片刻,随后又转向曹化淳,语气不善:“东林党以清流自居,宦官派以忠心自称,可朕看到的,却是尔等的明争暗斗。尔等争权夺利,是否将百姓疾苦放在眼中?”
心镜术的感知让他捕捉到一丝丝复杂的情绪波动。文官队伍中有人羞愧低头,但更多的是不服气;宦官一派则大多是畏惧和不安。当他冷声质问“是否将百姓疾苦放在眼中”时,心镜术中映出一幅复杂的情绪图景:多数文官的情绪中夹杂着不满和抵触,他们对崇祯的质问感到羞辱,认为这是对自身清流身份的冒犯。但在人群中,有几道情绪波动显得格外独特。
那是一丝羞愧和惶恐,像滴入平静湖面的涟漪,让崇祯格外注意。那些人低垂着头,神情显得有些局促。他们似乎真的因崇祯的质问而感到触动,或许,他们与其他人不同。
崇祯的目光扫过,假装无意地停留片刻,随后移开,手指却在龙椅扶手上轻轻一扣,暗自记下了几人的名字。他们的神态和心镜术的感知告诉他,这三人或许并非一味追随东林党的势力,而是尚存正直之心。
“这些人,也许是未来可以争取的人才。” 崇祯在心中暗自盘算。
“在朝堂上,真正的可以掌控的人不是那些狂妄的大臣,而是这些尚未被势力完全裹挟的小人物。他们或许微不足道,但若用得其所,将成为平衡局势的重要助力。” 崇祯心中暗道,思绪却未在脸上流露分毫。
他缓缓收回心镜术的感知,将那些复杂的情绪一一归纳,仿佛正在编织一张无形的网。这一网之中,有野心者,有忠诚者,有愚钝者。崇祯明白,只有掌控这些人的心,他才能真正掌控这座朝堂,掌控整个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