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汉子兴致勃勃,又眉飞色舞地说道:“客官您是外地人吧?我们这儿的庙会,年年都这么热闹,这些表演都是大家伙儿精心准备的,就为了给大伙图个乐子!”
杜甫拱手行礼,身姿挺拔,礼貌地说道:“在下杜甫,初来宝地,有幸见识如此盛会,实在是人生幸事。”
两人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了庙会的趣事,从儿时偷拿压岁钱买糖人儿,到为了占个好位置看舞龙提前大半天来占座,中年汉子讲得绘声绘色,杜甫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间,两人仿佛成了多年的老友。
正聊得兴起,不远处传来一阵惊呼。
原来是杂耍艺人在展示高超技艺。
一位艺人在高空走钢丝,钢丝在日光下闪烁着寒光。
他每迈出一步,脚下的木板便发出轻微的“嘎吱”声,引得观众的心都悬了起来。
他的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却依旧神情专注,稳稳地向前移动。
另一位在飞旋的大缸上表演,大缸飞速旋转,发出呼呼的风声。
艺人在上面做出各种惊险动作,身上的衣物也随着动作烈烈作响,现场惊叹声此起彼伏。
杜甫被这惊险的表演深深吸引,不禁感叹:“这些艺人当真是艺高人胆大,背后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
中年汉子也附和道:“是啊,他们从小就开始练,吃了多少苦只有自己知道,就盼着在这庙会上能让大伙瞧个稀罕。”
随着人群的涌动,杜甫渐渐与中年汉子走散。
他继续在庙会中漫步,欣赏着这热闹的景象。
就在这时,一阵悠扬的笛声悠悠传来。
笛声如潺潺溪流,又似绵绵细雨,轻柔地穿透了周围的喧嚣。
杜甫循声而去,只见一位盲人老者席地而坐。
老者身着朴素衣衫,面容清瘦,却透着一种宁静祥和的气质。
他的手指在笛孔上灵活地跳动,那双手布满老茧与青筋,记录着岁月的沧桑。
小主,
他手中的古朴笛子虽饱经岁月摩挲,颜色暗沉,却在老者的吹奏下,流淌出令人心醉神迷的旋律。
曲调哀伤,如泣如诉,仿佛在细细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生活的艰辛。
杜甫走到老者身边,蹲下身子,地面的凉意透过衣裤传来。
他轻声问道:“老人家,您这笛声如此动人,却满含哀愁,可是有什么心事?”
老者停下吹奏,微微叹息一声,脸上浮现出一抹苦涩的笑容:“公子,我不过是个瞎眼老头,靠着这笛子换口饭吃。这世间的苦,都在这笛声里了。”
杜甫心中一阵刺痛,又问:“如今大唐盛世,难道百姓生活还如此艰难?”
老者苦笑一声,嘴角微微下垂,说道:“公子,您是没见过底层百姓的日子,表面上看着繁华,可赋税沉重,像我这样的人,就算拼了命,也只能勉强糊口。”
杜甫不禁想起自己一路游历所见,许多百姓确实生活困苦,看似繁华的盛世下,原来隐藏着如此多的无奈与艰辛。
杜甫静静地坐在老者身旁,眼神专注,沉浸在这哀伤的笛声中。
此刻,周围的喧嚣渐渐远去,世界仿佛只剩下这动人的旋律。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杜甫心情久久不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