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渴望听到希望,知道自己和苍生的努力不会白费。
老和尚缓缓道:“每一个善念、善举都如黑暗中的明灯。妇人祈福体现善念,不仅慰藉自身心灵,还会影响周围气场。若世人皆心怀善念,从自身做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逐渐改变世间因果走向。就像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的典故,给孤独长者听闻佛陀说法后,一心请佛陀到舍卫城。他重金买下只陀太子的花园,以黄金铺地建精舍。只陀太子被其诚心感动,贡献园中的树木。这一善举让舍卫城众多百姓有机会听闻佛法,开启智慧,种下善因。后来只树给孤独园成为佛教弘法重要场所,无数人受益,这就是善因引发的善果。我们当下救济苍生、以诗歌唤醒世人,都是在种下善因,以待善果。”
杜甫听后,对善念的力量有了深刻感悟。
他意识到个人善念虽小,却能像火种点燃更多人的善念,改变周围环境。
自己虽为一介书生,但以诗歌传播善念,或许也能在世间燃起希望之光。
他激动地说:“大师之言,让杜甫茅塞顿开。杜甫当以笔为戈,用诗歌唤起更多人的善念,为世间和平安宁尽力。”
此刻,他内心充满自信与坚定,仿佛看到充满希望的未来,人们心怀善念,世间再无战争苦难。
日暮西山,余晖洒在古寺飞檐,给古寺披上一层金色的外衣,更显庄严肃穆。
杜甫意识到时间不早,不舍地合上古籍,起身向老和尚告别,眼中满是感激与不舍。
他恭敬地说:“大师今日教诲,杜甫铭记于心。日后若有机会,定当再来聆听大师教诲。”
老和尚微笑相送,叮嘱道:“施主一路保重,愿你心怀善念,不忘初心。”
杜甫走出古寺,回望古寺,它在夕阳映照下宛如一幅永恒的画卷。
此次古寺之行,让他领略历史文化,对人生有了新感悟,仿若在迷茫中寻得明灯。
带着珍贵收获,杜甫踏上新旅程。
此后,他每到一处,便将古寺的经历与感悟分享给他人。
在客栈之中,他与往来的旅人讲述因果循环、善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