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约定日后砥砺前行,共逐文学与仕途之梦,期望在科举中取得佳绩,为国家效力,在文学领域留下印记。
此后,他们常围坐一起谈诗论道,从先秦《诗经》《楚辞》,到魏晋建安风骨,再到当下文坛风尚,无所不谈。
聚会庭院中,月光如水洒在青石板上,四周树木在微风中摇曳,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倾听他们的讨论。
他们时而为精妙诗句赞叹。
时而为文学观点争论得面红耳赤。
在一次聚会中,大家讨论诗词创新与传承。
一位才子猛地站起身,激动地挥舞双手:“时代在变,诗词应彻底革新,旧格律束缚创作!像如今流行的曲子词,形式自由,更能抒发当下情感,旧体诗词该被淘汰了!”
杜甫微微摇头,神色认真:“格律是诗词根基,如同房屋梁柱,失去它诗词便失去美感与韵味。应在传承基础上创新。且看近体诗,在格律规范下,对仗工整、平仄和谐,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短短十字,以工整的对仗勾勒出塞外雄浑壮阔的风光,格律不仅未限制意境的表达,反而让诗句更具凝练之美。”
另一位才子皱着眉头反驳:“杜兄,如今大家追求新变,守着旧格律怕是会被时代淘汰。曲子词能在坊间迅速流传,不正说明自由的形式更受欢迎?”
杜甫耐心解释:“并非守旧,而是传承精华。《诗经》诗篇遵循格律,却生动描绘百姓生活百态。如今佳作也在格律基础上融入当下情感与思考。身处大唐盛世,诗人笔下既有对盛世繁华的赞美,也有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在格律规范下,情感表达更真挚动人。就像去年关中大旱,百姓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我曾亲眼所见,那些惨状促使我以诗纪实,格律的严谨更能凸显沉重与悲怆。格律是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是我们诗词创作的深厚土壤,脱离它,诗词便成了无根之木。而曲子词虽形式自由,但也并非完全摒弃韵律,它与传统诗词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并非水火不容。”
他目光扫视众人,眼神充满诚恳。
众人陷入沉思,现场气氛一时有些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