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15集《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 妙音0 4972 字 10天前

己一、惟忖答

尔时,文殊师利语弥勒菩萨摩诃萨及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

他先简要地如理思惟,根据自己修行的过程,从理论上去推论这个光明跟瑞相是怎么回事。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就告诉弥勒菩萨以及诸善男子。他说,你们要我回答,我先提出我个人修行的经验来回答。我如理地思惟,今天佛陀应该是要演说大法。

古德解释说,你怎么知道佛陀要说法呢?古德说,佛陀出世只做两件事:要么显神通,要么说法。显神通只是一个方便,说法是根本。所以佛陀显完神通,他一定要说法的。所以文殊菩萨合理地推论,他要演说大法。

这个大法,蕅益大师说这个就是“说法瑞”,就是此土六瑞的第一个,说法瑞。第二个,“雨大法雨”。这个大法要普润一切的草木,就是我们讲三乘的善根。一切的众生的菩提种子即将成熟,这个是配“雨花瑞”。第三个,“吹大法螺”。法螺就是声音围绕,令众欢喜,所以它有一种“众喜瑞”。第四个,“击大法鼓”。这个鼓,它的声音震动就像“地动瑞”,要破除众生的无明烦恼。最后的“演大法义”,就是“放光瑞”,成就广大的自性的功德。也就是说,佛陀即将演说大法,而使令众生从内心当中灭恶生善、成就自性的功德。

这个地方最关键的当然就是一个“大”字。它每一个修行都有一个“大”字。我们解释一下。

我们凡夫的修行,当然是一个“小”,因为我们是用有所得的妄想来修布施、来修持戒、来念佛,所以我们的心是活在个人有所得的妄想。现在佛陀的意思就是要发明一念心性,这就是所谓的称性起修了,就是把我们拉到一念心性来修行。比方说,你安住一念心性来布施,这叫大布施;你安住一念心性来持戒,叫大持戒;你安住一念心性来念佛,叫大念佛。就是称性起修。

也就是说,从菩萨道的角度,我们过去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是从因缘上来修证。我们看到了众生的苦恼,我们想度化,有法门来修学乃至于有因缘的佛道可成。但是如果你把它这四个——众生、法门、烦恼跟佛道拉到一念心性,那就不一样了,那叫一个“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那就叫一个“大”字了。这个“大”就是广大殊胜。

就是,为什么我们修了《法华经》以后,我们所修的一切善法是广大殊胜?因为你心量不一样。我们以前布施,我们所想到的是一个来生的果报:哦,我透过这个布施,我创造一个快乐果报,来生可以受用。我们以前是站在一个小水泡的思想来布施,所以它的果报只能出现叫小水泡。我们布施的时候,我们的所缘境就是内心的小圈圈,就是一个个人的果报的受用。这个因地是这样的思考,你最后的果报,也只能够在小水泡出现,就人天的果报。你还能怎么样?

但如果我们今天的布施,不求人天福报,不求涅盘,我只求一件事情:我要开显自性的功德。那不得了了!我布施的目的是要开显我自性的功德,那么这个因地是一个什么因地?这个因地的种子是种在一个实际理地,一个广大的大地,一个广大的真如本性。所以,它最后的开花结果一定是在真如本性。

这个地方就是说,为什么说都加一个“大”字?因为前面的修学因缘所生法,叫“一心而衍生万法”,是在万法当中修学;而《法华经》是“万法回归一心”,这一念心性是最为广大了。是这个意思。所以它这个因地大,果地也大。所以文殊菩萨说,佛陀的大法即将出现,众生的广大功德也即将成就。这个是一个简略的回答。

小主,

己二、略举曾见以答

我们看,他老人家从事相的因缘来回答。

诸善男子!我于过去诸佛,曾见此瑞,放斯光已,即说大法。是故当知,今佛现光,亦复如是;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

前面的回答是文殊菩萨根据自己修行的理论的推敲,就是众生从因缘修行到心性的修学,所以他的格局即将变大,这第一个。第二个,文殊菩萨举自己过去所经历、所见闻的事相来回答,说,善男子!我曾经在过去亲近诸佛的过程当中,的确看过这种光明跟这个瑞相。佛陀放出光明、显出瑞相以后,即说大法。

这个地方等于是承先启后,把前面的重点再重新复习一下。所以,“是故当知”,如今释迦佛陀现此光明,乃至于现出瑞相,“亦复如是”,为了“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

前面是约着因地的修学讲“大”。因为我们以前的因地是种在因缘所生法,一种个体的生命,一个小水泡的生命;而现在的因地种在一念心性,那是个广大的田地,真如,所以叫做“大”。

这个地方是约着果地的功德,叫做“难信之法”。

在佛法里面,你讲这件事情很难相信。我们一般能够相信的就是因缘果报,因跟果平等平等。如果说,布施成就人天果报,持戒成就尊贵身,这个你可以相信。这个没什么,不难相信的。

这个“难信”就是说,用力少,得效速,下手易,成就高。

净土法门也是难信。我们目前看到佛菩萨讲难信的,第一个就是净土法门,第二个就是《法华经》。

净土法门为什么难信呢?说我们一个业障凡夫,“但凭六字出乾坤”。临命终的时候,保持正念,提起佛号,一心归命,通身靠倒,欸,启动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临终现前,开示慰导,结果往生了!往生以后,就永远超越轮回!而这个人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提起佛号。这件事情当然不可思议了,是吧?即便是阿罗汉你也得修六生,苦修六生,钝根的可能要好几十劫,而这个人可能还造了业。就是临终的时候,业障现前,他就靠一句佛号。这个是佛力的摄受,的确不可思议。

第二个就是本经的不可思议。就是说,他是一个凡夫,他肯定了真如本性;肯定真如本性以后,他虽然只是文字上的信解,他所成就的功德就不可思议!后面佛陀会说,真如本性离我们太遥远,我们一天到晚打妄想,没关系!你说你是一个乞丐,一天到晚在外面流浪。我告诉你,你们家是大富长者,你当然不相信。

诸位!《法华经》的好就好在:你只要一念的信解!它可没有要你去修证。就是,我相信我打妄想的心它的本质就是真如。够了!那你跟一般人就不一样了。从今以后,你的成长过程那叫跳跃式的修学。就是说,咱们两个一起发心受菩萨戒,我烦恼很重,你烦恼也很重,怎么几年后你的灭恶生善这么快?因为他听了《法华经》,而且信解。不要去修行哦,信解!因为你的修行叫做两种力量的修学。

用我们净土宗来说好了。如果说,我不用靠《法华经》,我不用靠自性功德力,我靠佛力。可以!但是你要小心,你只有事修没有理观,你最好保佑你临终不要有太多问题。你要勤修福德,“愿我临终无障碍”,对你来说是必然的功课,因为你禁不起业力跟妄想的干扰。因为你没有理观的力量,你没有调伏力、安住力。

诸位!你如果是净土宗再加上《法华经》,那叫做两道不可思议。就像蕅益大师说的,能念的心不可思议,因为你临终的时候内观,回光返照,安住真如,这个是自性功德力现前;所念的佛也不可思议,万德洪名,所以“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当下契入真如。

我们看蕅益大师的解释。按蕅益大师的解释,临命终时安住一念心性是最容易往生的。他说,就像一个镜子,你临终的时候最好把自己变成镜子;你可不要把自己变成波浪,你就完蛋了。那你变成镜子,怎么办呢?诸位!临命终那可不是一般的境界,那叫一个内忧外患:外有生死业力,第八识这个时候开始出来作乱了;内有颠倒妄想,你要离开你熟悉的环境、你熟悉的人。你自己都已经百感交集了,外面的业力再刺激你,你怎么保持镜子?这个时候禅定没有用啊,只能靠着观照力了。就是说,临终的时候你能够正念真如,是马上从一种波浪形的妄想变成一道镜子。当我们变成镜子的时候,阿弥陀佛就很容易感应道交了。

其实,理论上是这样:我们不管是不是镜子,你只要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定会兑现他的本愿。你这句佛号一念,四十八种功德力对我们来说是现在其前。但是为什么我们没有感应呢?问题是感应不下去。诸位!感应道交是双方面的。佛陀准备好,你没准备好,那怎么感应?你告诉我这怎么感应呢?所以,阿弥陀佛也很着急。你念这句佛号的时候,阿弥陀佛第十八愿是现在其前,但是我们的心是一种波浪状态,我们开始回顾过去、攀缘六道,你就完了。结果不是跟阿弥陀佛感应,而是跟生死轮回感应。

所以,这个地方为什么说难信呢?就是说,它能够在我们的妄想心中创造一种自性功德力,从今以后保护你灭恶生善,从今以后你的成长是坐上大白牛车,快速成长。套一句印光大师说的,“下手易,成就高”。很容易。它不需要禅定,只要你信解。这个地方是讲到果地的功德是难信的。

一个是广大的因地,一个是快速的成就。

其实文殊菩萨在回答的时候,是从理论跟事相两个同时回答,但是他后面的广泛回答是从事相。他的理由很简单,如果他从理论发挥,那佛陀就没有话说了。你都把话讲完了!对不对?所以这个理论的回答,文殊菩萨只能点到为止,他要把大部分留给佛陀出定来说《法华经》。所以他只能够从事相引证,从他自己的经历来证明佛陀即将说《法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