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展半合的画轴上,女子拈花微笑,眉眼弯弯,唇角微扬,一副难掩幸福的少女模样。
谢清啼的娘亲在他出生时因血崩难止而离世,他从未见过她的容颜,关于她的一切,都是从旁人口中拼凑而来的。
有人说他娘亲生得狐媚,也有人说她性子冷淡,少言寡笑,还有人说她生了一副冷心肠,难以焐热……
这些零零碎碎的描述,让谢清啼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不苟言笑的冷美人形象。
然而,画中这笑意盈盈的女子,却与他想象中的娘亲大相径庭。
是她嫁入谢府后,被岁月磨尽了笑意,还是她本就如他所想那般冷淡疏离,而这画中的笑容,不过是作画者的一厢情愿?
谢清啼缓缓展开画轴,目光一寸寸掠过女子的眉眼。
那笑靥如花的模样,仿佛透过纸面,跨越时光,与他遥遥相望。
他眼中泛起湿意,喉头微哽:活了二十余载,他终于得以一窥娘亲的真容。
“谢将军,王爷让小的给您送些点心。”
门外传来小厮恭敬的声音。
“送进来吧。”谢清啼收敛情绪,沉声应道。
那小厮推门而入,手中提着精致的食盒。
谢清啼认得他,是沈白山用膳时常在身旁服侍的人。
小厮手脚麻利地将几碟点心摆上桌,又取出一壶香茶,恭敬道:“将军请慢用,小人告退。”
说罢,便拎着食盒退了出去。
从进门开始,谢清啼便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小厮的一举一动。
果然,那小厮在摆放点心时,目光似有若无地朝书桌方向瞟了几眼。
这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却让谢清啼心中了然:他是奉沈白山之命,来确认自己是否发现了那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