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杨晨从随身携带的文件夹中取出了导航卫星和太空运载火箭的图纸,递给了向荣主任,他微笑着说道:“你们看看,这就是我研发出来的太空运载火箭和导航卫星图纸。”
向荣主任接过图纸,仔细地看了起来,其他人也纷纷围过来观看。
杨晨继续解释道:“这些图纸展示了我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方案,但这只是一部分,还有更多细节和制造图纸,以及技术资料需要等我们合作以后才能给你们查看。”
“不过,我相信以在座各位学部委员的眼光和经验,应该能够看出这个项目的潜力和可行性。”
过了好一会,几位华科院在航天工业委员会研究所工作的学部委员总有看完资料,神色凝重的看着向主任说道:“他说的是真的,如果我们按照他的思路和技术方案去研究火箭和卫星,真的有很大可能会成功。”
向荣主任深吸一口气,他知道杨晨的话意味着什么,这将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他目光坚定地看着杨晨,缓缓说道:“好,年轻人,我相信你。但这个项目需要各方的支持和资源,我们会尽力推动。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需要对你的设计进行更深入的评估和论证。”
杨晨微微点头,表示理解。他知道这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决策过程。
随后,会议室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专家们各抒己见,对杨晨的设计提出了各种问题和建议。
杨晨则积极回应,与他们交流并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想法。
会议结束后,向荣主任带着航天工业委员会的领导离开,几位负责火箭和卫星研究的华科院学部委员留了下来。
第二天上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华科院的走廊上,映出一道道明亮的光线。
杨晨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华科院的办公室,心中充满期待地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坐稳,就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他抬起头,只见几位来自航天工业委员会研究所的华科院学部委员正急匆匆地向他走来。
这些专家都是国内航天领域的顶尖人物,他们留在这里正是等待验证他手里的太空运载火箭和导航卫星图纸。
他们中不乏有后世令人敬仰的航空和数学方面的权威金老,蓝星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的泰斗赵老等等。
杨晨恭敬的把他们请到沙发上坐下,正准备给他们倒茶。
就听金老说道:“小杨啊,你就别忙活了。今天我们过来的目的你应该了解,快把太空运载火箭和导航卫星的设计图纸拿出来吧。”
杨晨听到这话,只好放下茶杯,拿出图纸递给金老。
金老接过图纸,戴上老花镜仔细查看起来。
其他几位专家也围拢过来,一同审视着这份关系到国家未来航天发展的重要设计。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专家们时而沉思,时而低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