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十二阿哥

继后如懿得知自己的亲弟弟深陷囹圄之时,内心的焦虑与痛苦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让她几乎无法自持。她深知宫廷的冷酷无情,却也顾不得许多,一心只想将弟弟从苦难中解救出来。这份急迫与决心,让她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将腹中尚未出世的孩子作为筹码,以此来逼迫皇帝网开一面。

这一举动,在宫廷中掀起了轩然大波。皇帝闻讯后,心中震惊与愤怒交织。他记忆中的如懿,总是那般温柔端庄,从未有过如此激烈的举动。而今,她竟敢以皇嗣相要挟,这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愤怒与失望。然而,愤怒之余,皇帝也不得不考虑到皇嗣的重要性。这未出世的孩子,不仅是他们爱情的结晶,更是皇室血脉的延续,绝不能有任何闪失。因此,他强压下心头的怒火,没有立即发作。

而如懿,却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未曾料到这一连串的折腾会对腹中的皇嗣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身体状况日渐衰弱,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侵蚀。终于,在某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里,如懿突然感到腹部传来一阵剧痛,紧接着便是连绵不绝的宫缩。宫廷中的太医们闻讯赶来,却只能束手无策地看着她的痛苦日益加深。

这场难产,让整个宫廷都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三天三夜过去,如懿的肚子依旧没有动静,胎儿似乎也在抗拒着这个世界的到来。而与此同时,边疆的小和卓竟然发动了叛乱,让朝廷上下一片哗然。边境的战事吃紧,急需皇帝调兵遣将前去平叛。然而,后宫之中如懿的安危同样牵动着皇帝的心弦。

更为糟糕的是,钦天监的术士们经过一番推算后,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继后如懿与当前的局势相克,甚至有克夫克子之嫌。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宫廷中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不寒而栗。皇帝听闻此言,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在那古老而庄严的紫禁城中,皇权与命运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每一个细微的波动都可能引发朝堂与后宫的滔天巨浪。皇帝坐在那高高在上的龙椅上,目光深邃而复杂,他不愿意相信那关于如懿的流言——克夫克子,这四个字如同诅咒般在后宫中悄然蔓延,却像锋利的刀刃般割裂了他内心的平静。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与帝王开玩笑,它从不因帝王的意志而转移。正当皇帝试图以铁腕手段平息这股无端的风波时,后宫深处,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低低的抽泣声打破了夜的寂静。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整个皇城:舒嫔,那位温婉如水、才情出众的女子,竟然小产了,而且还是个男孩。

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皇帝的心瞬间沉入谷底。他紧皱眉头,双眼中闪烁着难以名状的光芒,那是愤怒、是悲痛,也是对命运无常的无奈。他深知,在这个皇权至上的世界里,每一个子嗣的诞生都关乎着帝国的未来,而一个未及见世的皇子,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陨落了,这无疑是对皇权的一次沉重打击。

更为棘手的是,边疆局势的动荡如同火上浇油,让皇帝的内心更加煎熬。靖国公宇麟,那位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如今却因重伤卧床静养,无法再镇守漠北那片广袤而险峻的土地。失去了威名赫赫靖国公宇麟的威慑,那些曾经被铁骑镇压得服服帖帖的部族,开始蠢蠢欲动,仿佛一夜之间,漠北的寒风就带来了反叛的气息。

在那紫禁城的深宫之中,夜色依旧如墨,星河低垂,仿佛连天地都为之静默。一场漫长而痛苦的分娩,如同冬日里最漫长的寒夜,终于随着一声细若游丝的啼哭画上了句号。这啼哭,虽微弱,却如同初春的嫩芽,顽强地破土而出,宣告着一个新生命的到来。这个新生命,便是十二阿哥,皇室血脉的延续,承载着无尽期望与命运波折的小王子。

然而,命运似乎对这个小生命并不友善。早产与难产的双重打击,如同冬日里最凌厉的风霜,无情地侵袭着这个初来乍到的小家伙。他的小脸苍白如雪,双眼紧闭,仿佛还在母体中未曾醒来,而那微弱的哭声,更是细若蚊蚋,令人听得揪心不已。这哭声,像是命运对他的嘲笑,又像是他在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

御医们迅速围拢过来,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凝重与不安。他们小心翼翼地检查着孩子,每一次触摸都如同在冰面上行走,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打破这份脆弱的平衡。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与无奈,仿佛已经看到了这个孩子未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