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你要相信和婉。”皇贵妃馨澜的语气坚定而有力,“她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她的才情与智慧,我们都看在眼里。她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成为我们大清的骄傲。”
说到这里,皇贵妃馨澜的眼神变得坚定而深邃。“而且,我也会时刻关注着和婉的动态。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我会立刻采取行动。妹妹,你放心吧。”
回到永寿宫后,皇贵妃慈爱地看着和婉公主,眼中满是担忧与不舍。“婉儿,此去蒙古,定要小心。”她轻声叮嘱道。和婉公主乖巧地点了点头,用坚定的眼神回应着母亲:“母妃放心,儿臣明白自己的使命。”
皇帝为了彰显对和婉公主的宠爱与器重,特意册封她为固伦公主,并计入皇贵妃馨澜名下为嫡女。按照固伦公主的规格准备嫁妆,让和婉公主在蒙古的地位更加尊贵。
和婉公主顺利到达蒙古后,她凭借自己的才情与智慧,很快赢得了蒙古贵族的喜爱与尊重。她不仅积极参与大清与蒙古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还努力推动双方的贸易往来,为两国的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与能力,也实现了自己当初的承诺。在蒙古的广阔天地中,和婉公主绽放出了属于自己的光芒。
在与婉以固伦公主顺利完成和亲蒙古的事宜后没多久,一桩出人意料之事再度发生——就连太后向来钟爱有加、视若珍宝的端淑公主,竟然也难逃被送往蒙古和亲的命运!这接二连三的变故,仿佛一记记重锤狠狠砸向皇帝的心窝,使得他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并如燎原之势熊熊燃烧起来。然而,尽管内心早已怒不可遏,皇帝却不得不强忍着所有的愤懑与不甘,宛如一个即将爆炸的火药桶,拼命将那汹涌澎湃的情绪死死按压在心底深处。
小主,
此时此刻,置身于宫廷深院中的皇贵妃馨澜,凭借着其细腻入微的洞察力以及对宫廷局势的精准把握,轻而易举地觉察到了皇帝那看似平静如水实则暗流涌动的可怕状态。她心里很清楚,此刻的皇帝恰似一头被囚困已久、随时都有可能挣脱束缚彻底失控的凶猛野兽,只要稍有差池,稍有不慎之举,自己便极有可能沦为皇帝发泄怒火的对象,成为这场风暴中的无辜牺牲品。因此,聪慧过人且深谙自保之道的馨澜果断下定决心,要立刻付诸行动,想方设法来守护自身周全,坚决不让自己陷入这般危险境地,以免遭受无妄之灾。
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之后,馨澜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而又不失谨慎的方法,来向太后传达那些至关重要且隐晦的信息。她先是不动声色地与太后闲聊家常,看似漫不经心地提及一些关于养生和调理身体的话题,然后不着痕迹地将话题引到自己身上。
馨澜轻蹙着眉头,微微叹息一声说道:“太后娘娘,您也知道,臣妾前些日子不幸小产,这身子骨啊就一直没能彻底恢复过来。”说着,她用手轻轻抚了抚腹部,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哀伤和无奈。
接着,馨澜继续道:“太医们都说臣妾需要好生静养一段时间,方能让身体慢慢复原。只是这宫中事务繁杂,臣妾实在难以寻得一片宁静之所安心调养。”她的语气轻柔婉转,但其中蕴含的渴望和期盼却是不言而喻。
太后何等精明之人,自然立刻便明白了馨澜话中的深意。她微微颔首,表示对馨澜的处境深感理解和同情。太后和声安慰道:“孩子,本宫明白你的苦衷。这身子可是最重要的本钱,万不可马虎对待。你只管放心去调养,其他事情无需挂念。”
得到太后的支持和应允,馨澜心中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地。她感激涕零地谢过太后,而后缓缓退下,准备开始自己期待已久的静心调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