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营的人吗?还是…
“李科!”
卧槽,咋会是他呢?他不是当初,和那个三营的叛徒,叫刘什么来着,对,营副刘仲恺的,在县城集体叛变。自己帮着邓言除掉的人的下属吗?还记得当初,在离开县城的时候,还派人找过这个李科来着,只是当时时间不够,没有找到。
小主,
怎么这个姓李的,会变成保安团安插在府城的卧底了?还有,这次二营攻打县城,三营只是有人支援,邓言一直没有出现,难道他一直在府城那边吗?
带着许多的疑问,王不懂打算继续听邓言的讲述。
邓言先是狠狠地抽了一口烟,讲起这个李科来。
李科,原名李又霖,祖籍冀省沧州人,家里一直以替人走镖为生,相传是清末民国时期,武术大师,李书文的旁系子孙。
因为李家的家传,十二岁的李科(李又霖)便开始了走镖过活,闲暇时,种地打猎,家境也算殷实。
十四岁,走镖时,与强人发生冲突,无意间打死打伤不少人,所以便改名李科出走。
十六岁,因小鬼子入侵祖国,李家全家惨遭罹难,为了国仇家恨,李科一个人北上,打算在小鬼子的占领区,大闹一番。
可惜并没有如他所愿,面对凶狠无比,手持凶器的小鬼子,除了暗杀了几个特务和小鬼子的低级军官外,他并没有机会去杀掉小鬼子的高级将领。
相反的,因为他的鲁莽行为,被小鬼子和伪军们发现。要不是因为手上有功夫的原因,那时候的李科,早就被乱枪打死了!
逃出来的李科,这才终于明白了,不管你的武艺有多强,可在枪炮这样的火器下,也是无能为力的!
就像人家评书大家在评书里讲的那样,“神仙难躲一溜烟儿!”
李科最后还是被迫落了草,当了胡子!他不为自己找口饭吃,只为那个绺子里的大当家炮头,是一个会“打黑枪”的能人!
可是作为一个刚刚入伙的新人,人家炮头别说对他青睐有加,反而对他防了很多!谁都不想当“王伦”!再说了,这“艺不轻传”的道理,“宁舍一锭金,不传一口春”。这能吃饭的本事,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教给你的!
好吧,既然你不交,那俺就和你耗上了!
李科这一耗,就是三年!三年间,李科凭着自己的坚韧和真诚,终于成为了那个炮头的入室弟子!
和贼九张三的师傅不同,李科的师傅。可不是什么好人!抢劫老百姓,进城砸响窑,什么胡子里讲究的“七不抢八不夺”,在他的眼里,屁都不是!只要能活的滋润,啥事都敢干!
主打一个“吃喝女票赌抽,坑蒙拐骗偷”十全坏人!
为此,李科都快要把嘴皮子磨破了,可换来的,不是辱骂,就是毒打!还反了你的了!你个当徒弟的,还敢说你师父?
曾经有一次,李科背着这个炮头,把他抢来的一个女人,偷偷放了。后来这个炮头发现了,差点把李科当场打死!
后来,李科学艺成功。毅然决然领着几个朋友,离开了这个胡子窝。一次都没回去过。
直到他加入保安团后,进山剿匪时,才发现那个炮头早已经死了多时了。原因就是他进城砸窑,被人告发,当场被人乱枪打死了!
李科加入到保安团以后,是邓言亲手领着执行任务的!所以二人情如父子一般。
营副刘仲恺背叛投敌时,李科就按照邓言吩咐,暗中卧底叛逃队伍。并及时的将得来的情报,向邓言汇报!这才有了后来,王不懂配合邓言,除掉了叛徒刘仲恺一事。
为了继续卧底敌营,为了不被小鬼子怀疑,李科不惜自我伤害,拿着邓言他们出城后,遗留的武器,冲着自己的前胸,大腿,后背,当场就是三枪!小鬼子到的时候,李科已经因为流血过多,昏迷不醒了。
小鬼子在县城的情报部门,为了能够搞清楚此次行动的失败原因,只好把李科送往府城救治。并向府城的特高科说明了原因。
光是治伤,李科就用了三个月,伤好了之后,又被小鬼子的特高课,辨别和盘问了一个多月,小鬼子这才对李科有了初期的信任,并把他留在了特高课里。
一晃过了四个多月,邓言始终不放心李科,在二营攻击县城的前半个月,邓言便只身一人去了府城。在通过了许多周折之后,见到了李科。
此时的李科,仿佛变成另外一个人,本来还是一个年轻帅哥的他,成为了一个面目狰狞,满身伤痕的人。
邓言摸着李科的伤疤,铁打的汉子,差点当场哭出声来。
李科安慰了一下后,便把这段时间,自己在特高课得到的情报,毫无保留的告诉了邓言。
两个人又商量了一下。便决定,让李科在特高课“升官”!
有道是
“烟搭桥,酒铺路,笑脸相迎人情世故。色做乐,钱挡灾,慷慨送礼后门开。”
这半个月,李科用大洋为武器,直接获得了小鬼子特高课的二把手的信任,并把他委任为特高课行动小队的队长!
站的位置不同了,获得的情报价值就提高了不少。
为了能够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情报,李科继续运用“金钱攻势”,彻底的和特高课通讯室的人,做了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