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河端起水杯喝了一口,开口讲述:
“1978年,人类学家林·迈尔斯收养了一只红毛猩猩幼崽夏特克,像养孩子一样养着,尝试教它手语。”
“夏特克表现的特别聪明,短短几周就会用手语索要苹果和玩具,几年后掌握了超过150种手语词汇,可以和迈尔斯进行简单准确的交流。”
“譬如迈尔斯问它,邻居家走丢的狗去哪了?夏特克马上抬手去指一个方向,狗果然就在那里。”
“后来迈尔斯还把夏特克带到大学课堂上,让它像其他学生一样听课,甚至给它安排了期末考试,譬如辨认各种颜色对应的词汇,拧螺帽拧螺丝,它通过了,于是一只红毛猩猩的照片出现在那届毕业生的毕业照上。”
“夏特克还学会了花钱买东西,用圆形的小铁片交换水果和冰淇淋,很可能有了初步的金钱概念。”
“突然有一天,大学里一个女生哭诉说夏特克袭击她,于是夏特克被强行带走,关在铁笼里严加看管。迈尔斯坚称夏特克不可能袭击人,但舆论滔滔,最终夏特克还是被囚禁在动物研究中心。”
“迈尔斯有时去探望夏特克,夏特克就会用手语比划,说我想出去玩,妈妈我想回家,我能不能买一个冰淇淋。但迈尔斯没法办手续带它出来,只能反反复复安慰它,最后夏特克就变得非常沮丧,明白这是一场无期徒刑。”
“据说后来有人用手语问过被囚禁的夏特克,你是猩猩还是人类?夏特克迟疑了片刻回答,它既是猩猩,也是人类。”
“在牢笼里度过十一年之后,夏特克变得神志萎靡又年老体衰,患有严重的抑郁症,人类社会已成为模糊的回忆,但有些童年记忆从未泯灭。临终前,夏特克递给迈尔斯一个小铁片,想和小时候那样买一个冰淇淋吃。”
赵依依呆呆地听完,沉默许久,表情难过,“听上去很可怜。”
说完,她眼眶微微发红。
“别急着掉小珍珠,我还没讲完。”宋河话锋一转。
“这只红毛猩猩确有其事,故事大框架也是没问题的,但个别细节被考证出可能是媒体捏造,譬如抑郁症和临终前用珍藏的童年小铁片买冰淇淋,证据都不足。”
“夏特克晚年可能过的还凑合,有老婆有孩子有糖吃,和同类们愉快地玩耍,同时还能给人类打打手势,时常画画找饲养员换糖,没有媒体渲染的那么凄凉。”
赵依依皱眉,“哪家媒体啊?”
“PBS的纪录片,感兴趣你可以课余时间找找看。”宋河道,“给你讲这个故事,是让你有个心理准备,养动物是要付出感情的。”
“尤其是养一只聪明的动物,它会和你沟通,它会依赖你,和你建立友谊甚至亲情般的关系,所以最后它会永远留在你的人生里,成为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