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属院也是如此。
在这住了这些年,他真诚待人,哪怕大山和竹子都不在的时候,周围的人也释放了很大的善意。
俩孩子小的时候,都主动帮着干地里的活。
“海军要在这念书,我不回去。”
周延拍了拍二嫂的膝盖,“二嫂,你不是说想让海军回去念书吗?”
小主,
周清朗看了眼二媳妇,又移开视线,老二两口他都不知道说啥好了。
海军大了,越来越有主意,是越来越不愿意回家了。
每次回去都是例行公事似的,小的时候到了放假一听要回家还挺高兴,越大越不爱回了。
“我想没用啊,得问海军。”
周延真是不爱听这话,“二嫂,海军就是个孩子,当然听你的了。”
“老三,海军的事你别管。孩子都在这习惯了,也不差这几年。折腾什么。”
周清朗是不同意海军回去,孩子自己愿意在这,回去了谁给他训练啊。
“你别想着我回去赚钱,回去了我啥也不干。”
儿女们的日子不说有多好,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就行了。
杨瑜给小姑子使眼色,周延才问道,“爹,你没把钱给海军吗?”
这话,杨瑜是真没法问,亲闺女怎么问都行。
“没给。”
“那海军怎么手里总有钱啊?”
海军回家的时候,她可是翻过海军的钱包,一个孩子,还有钱包呢。
就翻过那一次,以后就翻不到了。
那是因为,海军发现了有人动了他的钱包,后来朱竹知道了,就给俩孩子做了腰封,放重要东西绑腰上的。
二十四小时不离身,睡觉都绑着的。
很流行的装钱的内裤,上面有个口袋,竹子觉得不太卫生,才自创的腰封。
“海军手里的钱,不是我给的。”
周清朗说到这,就打住了。
平时在这,孩子们手里是没有钱的,他在这都没有花钱的地。
但每次海军要回去,朱竹都要给钱的,这钱说好的就是给海军的。
海军也不乱花钱,馋嘴了买个零嘴吃,回来了剩下的就给竹子。
自从干辣椒买卖,孩子们才有了小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