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抱大腿

周敞自然深知此理,但千头万绪,都顾不上,只能先点头表示知晓。

元亓又一转折:“至于陶家村那边,既然暂时没事儿,王爷也就不必再挂心,元家在北既也算有些根基,往后我只会让人暗中照应。”

在这一点上,周敞必然不如元亓,也不多说什么。

接下来的日子里,军粮、药材的筹集几乎全靠元亓。

周敞在北既属于“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紧抱元亓的大腿。

军粮的筹集是元亓宴请了越北近百位商绅富户,并当众捐了二十万石的粮食,才勉强取信众人的。

杨益先前说北既官仓只能挪一万石,实际最后则拿了三万石粮食出来。

至于临东城那边,因着周敞和元亓亲自跑了一趟,林东守备林牧和太守马波商量之下也就都“自愿”挪出三十万石,倒是真“财大气粗”一出手就是北既的十倍。

不过前提是奕王单凭“战时令”还不行,还要给他们打上一张“收条”才能放心。

周敞满口答应,别说一张,就是一万张也无所谓。

反正“收条”上盖的是兵部的官印,绝不能给奕王留下什么“后遗症”。

将来这帮人要么找朝廷,要么找地方,要么还可以等打赢了仗,再从三州之地上往回找补,总之就是不关奕王的事儿。

粮食的问题初步搞定,经金润提醒,周敞就想起,军需里本来还有一批棉衣棉帽,手套棉靴等物资,不是火烧就是水浸,也早就不能使用。

虽然过了年就是开春,但越北的天气还在下雪。

因此前线战士的御寒衣物也不能少。

但因着去年棉花受灾,产量降低,周敞就是有心用银子从商户那里高价买,也买不来多少,更何况还要做好的成衣。

最后,这一项也还是要靠着元亓帮忙搞定。

元亓不但弄来的棉花和粗布,还用上了北既坤裕坊的女工们,勤劳善良又心灵手巧的女子们不辞辛劳,不眠不休,日夜赶工,终是把损失的一万套棉衣赶了出来。

最后也是最难办的就是药材,这也是前线最关键也最紧缺的。

元亓虽然能帮忙从南方采买,但越北缺医少药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