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哥,我和大美去市场买点东西,一会就回来,你们在这小树林里等会。”
“行,那你们俩多注意,市场混子多。”
刘夏莲和李大美,简单背了个帆布包就上市场了,这里是类似巨型四合院一样的一个市场,周围四面都是门市,有各大药厂的办事处,采购处等等。中间就是人参交易的地方,在这里有个规矩,卖货不用交摊位费,但是买货的要交钱,百分之五的费用。谈妥买卖之后,找市场的管理员开单,交易,各凭眼力,不管你是吃亏上当还是赚便宜,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过后再不负责了。
人参都是论筐卖的,主力军都是园参,大小的都有。
刘夏莲刚进来就过来一个三十来岁的经纪人,张口就问:“老妹,买货还是卖货?我叫光子,是这市场的经纪人,熟悉的很。”
“买货,二十年左右的林下参,大概多钱。”
“走,跟我来,先看货吧。”光子带着二人来到一个摊位前,摊主是一位老头,六十来岁,手里夹着烟,手都熏黄了。
地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参,十年二十年的都有,细长细长的,一看就是山里长的,品相还是不错的。
“这都是多钱的?”
老头说:“三块五块,到十块二十块的都有,看品相。那边那些个大的,是园参地漏下的,也有十几年了,但是不值钱,三块钱一根,每根都有三两多。这边这些二十年以上了,红松林里,当年生产队种的,最低价十五块钱。”
“光哥,这几十棵二十年朝上的我都要了,你给挑一下,必须要鲜活的,一个朋友托我买的,回去了要能发芽的才行。”
“没问题,泡酒里都能发芽。”光子还是很有职业素养的,精心挑选,搞了三十二根,每棵按照十一块钱成交的。
旁边李大美也不明白刘夏莲搞这些东西干啥,山上也能挖到啊,但是她知道刘夏莲做生意从来不亏本,也就没多问。
又看了其他的一些人参,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年份低的极其便宜,年份高的极其昂贵。哪怕是五六十年的林下参也能卖到大几千块,而且人工种植的林下参和野生的下山参是很难分辨出来的。
刘夏莲感慨的说:“这要是关内开几家东北特产专卖店,那不也挺赚钱啊,南方人不了解人参,利润还不得翻着倍的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