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周易哲学来深度解析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人体与自然、疾病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它让我们认识到,医学不仅仅是对生理病理现象的研究,更是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探索。在周易哲学的指引下,我们能更好地把握生命的奥秘,从而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与周易哲学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生命画卷。它们让我们在医学的领域中,感受到了古老智慧的深邃与博大,也让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让我们在周易哲学的光辉照耀下,继续探索医学的奥秘,为人类的健康福祉而努力奋斗。
二、《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原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
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
小主,
帝曰:愿闻其异状也。
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
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帝曰:脾不主时何也?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
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译文:
黄帝问道:太阴、阳明两经,互为表里,是脾胃所属的经脉,而所生的疾病不同,是什么道理?
岐伯回答说:太阴属阴经,阳明属阳经,两经循行的部位不同,四时的虚实顺逆不同,病或从内生,或从外入,发病原因也有差异,所以病名也就不同。
黄帝说:我想知道它们不同的情况。
岐伯说:人身的阳气,犹如天气,主卫护于外;阴气,犹如地气,主营养于内。所以阳气性刚多实,阴气性柔易虚。凡是贼风虚邪伤人,外表阳气先受侵害;饮食起居失调,内在阴气先受损伤。阳分受邪,往往传入六腑;阴气受病,每多累及五脏。邪入六腑,可见发热不得安卧,气上逆而喘促;邪入五脏,则见脘腹胀满,闭塞不通,在下为大便泄泻,病久而产生痢疾。所以喉司呼吸而通天气,咽吞饮食而连地气。因此阳经易受风邪,阴经易感湿邪。手足三阴经脉之气,从足上行至头,再向下沿臂膊到达指端;手足三阳静脉之气,从手上行至头,再向下沿臂膊到达指端;手足三阳静脉之气,从手上行至头,再向下行到足。所以说,阳经的病邪,先上行至极点,再向下行;阴经的病邪,先下行至极点,再向上行。所以风邪为病,上部首先感受;湿邪成疾,下部首先侵害。
黄帝说:脾病会引起四肢功能丧失,这是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