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浅:散入春风满洛城35

施针放血,只不过是一个引子,按照方多病的身体状态,估计就是要动刀子放血。

“是,奴婢定当禀告庄主。”染冬应下。

上官浅回到院子里面,还看到清风院居然还有一处书房,里面的藏书不说是多么寻常,但是也有着几本外面不好找到的。

像是经纶的独家注解,琅琊王氏的,涂山胡氏的,若不是实力雄厚,哪里能得到人家家族里面的凝聚出来的精华。

这几本最为珍贵的注解,就放在书房桌面最为醒目的位置上,像是特地准备的。

这是…方尚书打听到她想让自个儿子参加科举准备的?

要不然怎么解释这样的巧合?

谁家会无缘无故的在客院里面,放着价值昂贵的注解?

上官浅觉得,她也不是不懂事的人,自然是要领了这一份情。

原本来到天机山庄是没有必要带着上官桢这个小豆丁一起的,但是谁让庄主的丈夫,整整好就是方尚书。

大熙的官员,除了皇子之外,可都是通过科举一层层的爬上来的。

能做到尚书这个位置的,那自然是杀过了不只是千军万马。

作为科举的胜利者,官场目前的胜利者,方尚书手里面关于科举,关于做官的资源当然是常人想象不到的。

就像是现在,即使是有着科举制度的推行,但是寻常人家和皇亲贵族,官宦世家之间,还是有隔天堑,期间的距离,哪里是单单通过四书五经可以解决的。

在学子们榜上有名,入朝为官之前,“十年寒窗”,可不是白说的。

但是,在这“十年”期间,每个人接收到的信息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用的是树枝土地,有的人用的是价值千金的洛阳纸金玉笔。

背后的家族为其付出的资源,更是不同,农耕世家与官宦世家,单单是族内的藏书,就有着天与地的差距。

更别说是靠近天听的那些人,甚至能够琢磨到考官的心思。

“来,安安,看看娘为你准备了什么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