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重斜睨了董袭一眼,不以为然。董袭被他看得恼火,手痒痒的,恨不得一巴掌把这书生扇到城下去。他忍了又忍,安慰自己还是以任务为重,不能打败仗,丢了江东子弟兵的脸,被全柔笑话。
“据我所知,颍川这几年户口损失不小,临颍现在有多少户口?有五千户吗?”
淳于重新打量了董袭一眼。“去年上计时的数据是四千一百又七户,两万又七百三十五口。”
“两万多人,一个月要三万石米?”
“倒也用不了那么多。”淳于重转过身,脸色郑重起来。他看得出来,董袭不像是开玩笑,他是真的想解决问题。“临颍周边水陂边,就算不种稻,种些茨实、莲藕也能对付一些,再捕些鱼、捞些虾补充,就算是青壮,一个月有一石米便也能活。实在不够,六七斗也能应付了。”
“那好,我们就按一个月两万石算,如果耽误了收麦种稻,补你半年,十二万石米,够不够?”
淳于重掐着手指盘算了一下。“差不多了。”他随即又问:“将军,你能做主吗?”
董袭笑了。“这个不用你担心,我给你立字据。到时候如果将军不批,我自己掏钱买米赔给你。”
“这可不是小数目……”
“的确不是小数目,可是明廷也要知道,如果临颍失守,让麹义毁了屯田的收成,那就不是十二万石米的事了,是一百二十万石。”见淳于重语气松动,董袭暗喜,趁热打铁。“明廷学识渊博,胸怀天下,应该比我们这些武夫看得更远。临颍的百姓是人,我们身后的颍阴、许县百姓也是人,你说对吧?”
淳于重仔细想了想,接受了董袭的建议,征发一部分民伕协助董袭守城,清理护城河,建造守城器械。不过他还是要求董袭先向孙策汇报,最好能得到孙策的承诺。毕竟十二万石不是小数目,如果孙策不同意,董袭也许能拿出来,但肯定压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