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真人那句明王诵经,玄妙非常,他们是听在耳里的,连真人都称妙经,怕是当真不凡。
即便没有修道,却也心中好奇不已。
……
而外面,随着老九下旨,不论是宫中当值的官员,还是后宫妃嫔,均不得不自备蒲团,面朝灵堂跪好,伴随着明王口中经文回荡,默然无语。
唯有中宫之内,太后得闻此刻道音回荡,乃是明王诵经后,之前心中之怒,顿时和缓许多。
“皇儿心中对先帝还是有感情的,只是性子刚烈,不愿人前表露出来罢了。”太后跪下,眼角有泪珠滑落。
老宫女跪在她身边,点头附和:“娘娘说的是,殿下本就是至孝之人。”
主仆俩既是欣慰,又是松了一口气,今日明王亲自为先帝诵经超脱过后,这宫里宫外对于明王不孝的传闻,当会少上许多。
宫中各人,在这经文回荡间,心思各有不同。
却说受震动最大的还是一众道家人士,无论是灵堂中垂坐的玉清、太清,亦或是御书房中的真人阁下,乃至于连方孟谷四大尊与宫中众多内卫。
此刻,但凡听到道音之道人,皆是屏气凝神,与国朝真人一样,当听明王口中念道天尊曰“吾有玉阙金文,秘于玄都上馆,下凡不闻,可以上消天灾,中证一身,下禳鬼祸,断绝统牵,长生久视,脱离长夜,超腾阳天,吾当为汝开释明通道矣。”之时,均是心神大震,连忙收敛心神,不敢错过一个字。
虽然只是一篇往生经,不是修行功法。
但道家除了要吐纳功法之外,还需习练众多经文,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明悟道理,这本身就对修行至关重要。
修行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自我调整和进化的过程。
古人将天地分阴阳,阴阳化五行,五行循环相生,天地便可长长久久。
修行中人,便将人体视作内天地,也在人体中划分阴阳五行,参照天地运行规则,进行自我调整,以期能与天地同寿。
所谓吐纳功法,也不是凭空就有的。
而是先人不甘寿元限制,观龟长寿,发现其呼吸与人有异,便试着学习,这才有了吐纳。
所以,修行中,最重要的便是明悟道理,只有先发现龟长寿与吐纳有关,才能加以学习运用。
功法是前人所创,尽管再完善的修行体系,也会因人体各有不同,成就各不一样。
只有懂得道理越多,能够活学活用,方能减少歧途,一路顺畅。
古语有言,甲子苦修不如一朝顿悟。
越是修为高深,就越能体会到道理之重要,甚至可以这么说,修得耳聪目明,也就是为了能够更清楚的去听清,去看清天地道理。
此刻墨白口言,吾有一法,乃三尊亲传大道理,得之可中证一身,长生久视、明通道理,诸道人又岂能不上心?
外间的一切动静,殿中的墨白充耳不闻,随着诵经,他心思越发透彻空灵,诵经本身也是一种修行,洗涤自身,明悟道理。
“有无动静,化生根源,阴阳混合,恍惚为门,神为化本,气是生因,刚柔顺逆,内外浮沉,含英构精,故乃化生……”
“阳胞阴胎,守固以神,神为化本,气是生因,神为心本,心以意从,万神寂灵,真气弥盈,千原成一,共守玉瑛,阴魄洪化,阳魂秉生,九变十合,金阙翚联,水为太一,形若含莲,化生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