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不知好歹

按照法比安的说法,这也是卡林迪亚议会的贵族们为了欢迎风暴师凯旋,特地清理并且重新装点打扮的结果——街道被洗刷一新,两侧的排污渠和坑坑洼洼的地方栽满了花草绿植,街两侧的窗户和墙壁上挂上了两国的旗帜……

就连到场欢呼的民众们也是一个个神采奕奕,因为往日抠门吝啬的卡林迪亚议会给了每个来参加欢迎仪式的人一件新衣服和一顿饱饭…才让这座城市看上去是那样的生机勃勃,充满朝气。

为了弥补之前对安森·巴赫的“欺骗”行为,自知理亏的卡林迪亚议会,的确是在不计成本的哄这位军团副司令开心。

不过这些对于参加这场凯旋仪式的风暴师官兵们而言是完全不在意的,一个个英姿飒爽昂首挺胸,竭力模仿着之前艾登军团撤退仪式的“帝国范儿”,向卡林迪亚港的民众们展示克洛维人的赫赫军威。

尤其是莱昂·弗朗索瓦,这位图恩继承人是打心底相信,自己在绿茵谷的奋战是为了保卫这座城市,同时为瀚土统一的大业而战。

同时他也真心相信眼前的民众们是主动自发来欢迎自己这些“英雄们”的,因此也格外的激动;整个欢迎仪式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在将近一百五十分钟里,他坐在马背上的身影和紧握着旗帜的右手始终纹丝不动,整个人宛如油画中浑身泛着光晕,头顶光环的骑士。

至于仪式带来的疲惫感和肌肉的酸痛,统统都在卡林迪亚人的热情中灰飞烟灭了。

但和他们想象中“箪食壶浆,喜迎王师”的场面稍微不太一样的地方是,两侧的民众乃至远处某个看台上的贵族们,一个个都只是强颜欢笑,眼神中更多的不是喜悦而是恐惧。

毕竟对这座城市的人而言,被克洛维人占领和被艾登人占领,本质上并没有太多的不同;甚至因为对艾登人更熟悉,不少人内心深处其实反而更希望成为艾登公爵治下的一座自由城市,也强过变成陌生的克洛维人肆意压榨的附庸国。

尤其是当鹰角城的胜利消息传来,加之近在眼前的绿茵谷之战的结果,让卡林迪亚人对克洛维的畏惧又更胜几分。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场规模宏大的凯旋仪式举行的相当成功——既然注定无法赢得爱戴,那么让盟友(韭菜)恐惧也算是不错的结果。

在风暴师军官和图恩胸甲骑兵的簇拥下,同样在马鞍上后背僵硬——他还是很不习惯骑马——的安森·巴赫,平静而淡然的穿过了“欢迎”的人群,来到了著名的瀚土大教堂,参加这场传统仪式的最后一个环节。

之所以是“著名”的,和历史上这座既不算最宏伟,也不算最壮观华丽的建筑物一项丰功伟绩有关——它是历史上第一个正式被秩序教会授予权柄,允许开设“银行”的大教堂。

在圣徒历前四百五十年前后至圣徒历四十七年间的“教派大分裂时代”——也被克洛维人称为“黑暗时代”——及教派战争时代,大到教区、王国,小到某个领主和某个家族,都在为彼此信仰的教派而战。

领主和封臣分别站在对立教派阵营,传承千年的家族因信仰而分裂,忠于某个教派的人民为了信仰而反抗自己的国王…在那个年代,都是很习以为常的现象。

为了扭转因教派分裂导致的教会衰微,曾经刻板守旧的教会也不得不他们曾经极其厌恶的银行业——就像他们后来又吸收了象牙宗的学院制度,以及全部的研究成果和圣艾萨克的遗产那样——将教宗本人和几位总主教的私人银行合并,建立教会的银行体系。

这么做一方面当然是为了更好的敛财,另一方面由教会出面,统一所有忠于教会的诸王国货币和税收体系,让商业活动更加繁荣,以此提供稳定的税收。

没过多久,教会就察觉到经营银行不仅有助于打赢教派战争,更能增强教会在各个教区内的存在感——崇高的教义能予以信徒们精神上的关怀,存款和欠条能让教堂变成他们最常去的地方。

特别是当许多领主们发现教会的银行,居然有助于让他们更方便从领民和商人手中收税的时候,他们就更离不开这个高尚又神圣的场所了。

而第一个被授予这种特权的,就是当时已经四分五裂的瀚土,也就是如今的七城同盟所在教区的瀚土大教堂,并且特地选在了贸易最为发达的卡林迪亚港。

同时,这里还开办了教会最早的铸币厂,制造了第一批“教会铸币”,确立了最早的金—银—铜三种货币间的兑换体系。

合并象牙宗后,又利用圣艾萨克留下来的技术完成了改良;精美绝伦的“教会铸币”就随着秩序世界信仰的再次统一,流向了整个大陆;并依靠遍布全世界的大小教堂,成为了各国通用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