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邯投降,南境获胜!

面对如此状况,章邯只觉得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瞬间传遍全身。在他看来,这封看似普通的招降书实则暗藏玄机,更像是一封带有强烈要挟意味的书信。尽管字里行间并没有明确提及要挟之事,但每一个字仿佛都充满了威胁和压迫感,使得章邯倍感压力山大。

尤其是当他读到信中高要所言“章邯将军,您的一片赤胆忠心,如今全都奉献给了这样腐朽不堪的朝廷,难道真的值吗?”这句话犹如一把锋利的匕首,直直地刺进了章邯的心窝,让他不禁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和挣扎之中。

此时此刻,这个问题犹如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了章邯的心头,令他忧心忡忡、坐立难安。即便他们眼下能够勉强突破重围,但后续该如何撤回咸阳?撤回咸阳后等待着他们的又将会是什么样的局面和境遇?此次战役遭受如此惨重的失败,定然需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背负骂名。蒙毅背后有扶苏作为靠山撑腰,王离身后亦有王贲这座坚实的后盾,那么到最后,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自己沦为那个替罪羔羊,成为众人指责和声讨的对象。

高要郑重地承诺,不仅愿意全力保障章邯一家老小的安全,还将把他们直接接往南境生活,并依然按照将军的优厚待遇给予章邯。面对这样诱人的条件,再结合当前自身所处的艰难处境,章邯这次是真的心动不已。经过短暂的犹豫挣扎之后,他最终决定采取行动。于是,章邯唤来了自己最为信任的心腹亲兵,向其下达了一项重要指令——代替自己前去传达一则口信。

而章邯所要传达的这条消息异常简洁明了,核心要点仅有一个:要求韩信赋予这些身陷困境的士卒们自主选择的权力,从而为他们谋求出一条生存之路。

没过多久,这个消息就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飞到了韩信的耳中。当他得知章邯提出的要求时,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然而,面对如此重大的决策,韩信并没有立刻给出答复,而是稍作犹豫,脑海中快速思考着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应对策略。

经过短暂的思索,韩信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章邯的请求。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约三个时辰之后,在章邯的亲自率领下,朝廷那浩浩荡荡的大军开始缓缓地、有条不紊地放下手中的武器,选择向韩信一方投降。而

按照韩信之前提出的条件,率先放下武器的正是章邯本人。因为这支军队人数众多,足足有十余万之众,如果在投降过程中发生意外,比如中途有人反悔并突然发动攻击,那么即使是韩信,恐怕也难以完全掌控局面。所以,让章邯带头投降,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表率作用,稳定军心。

此时的章邯,身边仅带着十几名亲信亲兵,他们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韩信所在的大营门口。韩信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看到章邯到来,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亲自迎上前去。

章邯看着眼前这位年轻却威名远扬的将领,心中纵然有着千般不甘,但事已至此,他也明白大势已去,只得无奈地单膝跪地,并将手中的兵器平平举起,递向前方,同时低头说道:“败军之将章邯,今日愿降于将军麾下!”

只见韩信眼疾手快,身形一闪便如疾风般冲至章邯面前,稳稳地接住了他手中沉重的武器。与此同时,韩信伸出有力的手臂,小心翼翼地将摇摇欲坠的章邯搀扶起来。

韩信心中对章邯着实钦佩不已。尽管这场激战最终是以他的凯旋而告终,但从实际战况来看,韩信自知自己占据着极大的优势。毕竟这里乃是南境,可谓是他的主战场,不仅拥有地利之便,更是占尽了天时与人和之利。如此多的有利条件集于一身,想不取胜都难。这并非是章邯自身实力不济,而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再者,章邯此次的投降意义非凡,它传递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信号——南境军已开始接纳旧秦的降将。这无疑给那些先前曾为大秦效力、现今却心生去意之人提供了一个新的抉择:是否应向南境投诚?

章邯与李斯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面临着截然迥异的处境。李斯与秦始皇以及整个大秦王朝紧密相连,彼此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若接纳并重用李斯,恐怕极易让人误以为此地将会成为第二个大秦帝国。相比之下,章邯的归降则显得单纯许多,也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起码在目前来说对于高要在想要对其余的地方下手的时候,有了章邯这个表率作用之后,后续再吸纳更多的降将也就更加容易,章邯投降之后剩下的朝廷大军也是陆陆续续放下了武器走出了黑龙口的位置,韩信则是信守承诺,同意释放了部分已经投降的士卒,可以直接离开,额不进行阻拦,只是武器装备这些都不能够带走,

并且韩信还让所有的朝廷大军吃上了一口粮食之后再选择离开的问题,没有让这些朝廷士卒饿着肚子饿着肚子离开,间隔半天的的时间,英布也同样率军赶到,两人汇聚到一处,所及开始安排收拢降兵,以及战后的各项事宜,

与此同时,一批训练有素、行动敏捷之人被迅速派出,他们肩负着一项至关重要的使命——以最快的速度将此地发生的一切详细情况传递给远在南海郡的高要。此刻的高要已无需像从前那样小心翼翼地隐匿自己的行迹,他宛如往常身处南海郡时那般从容自在。然而,表面上看似悠闲的高要,实则忙得不可开交。

历经这一场激烈鏖战之后,南境不仅未遭受任何实质性的损失,反而成功地在天下稳住阵脚,并一举拿下了闽中和会稽这两块关键之地。这一成果对于高要而言意义非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当务之急,便是着手组建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事实上,早在攻打会稽之时,海军便已初露锋芒,展示出一定的作战能力。